过年的味道,最正经地出现在宿醉清晨被放大的空洞里。
不聚不散,不醉不归,年仿佛和往日没有区别,年仿佛过的不尽然。但是,宿醉后的清晨,早早的自然醒,心中却是满满的不确定。
想着李白总是酒后诗性大发,是用诗性来填补酒后的空洞?也说不定,他的诗性肯定来自一种爆满的情绪,这个爆满肯定是为了填补某种空白。
今天已经进入2017年的2月了,新的一个开始总是让人慌乱。慌乱地不敢回望这忙忙碌碌的一个月究竟琐碎了什么,新年的十二个月却已过去了整整一个月。
没有大事发生总觉平淡,有大事发生又会让人遗憾。生活本身不像电影情节那么跌宕起伏,所以也总是像看一部推进很慢的电视剧,看了又看,也没看明白生活究竟要上演什么情节。
一个月如果像一集电视剧,故事紧凑点,精彩点,一集中会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辅以其他旁支,让人看的明白些。干净利落,期待下一集的继续。如果杂乱无章,主题过多,都没有认真推进,剧情就让人云里雾里,过成生活本身的样子,没有成为艺术,让剧情没有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新的一集的好处是可以重新设置主题,可以作为精彩上月的续,全在主演本人导演的一念之差,这是新的一月的意义。上新总是让人期待无比,因为或许会有新意也不一定。
写文是很好的主题处理器。总是不断地提炼生活的主题,处理某一个时间段的主题。
不写文者,根据仪式感来确认总结主题。过年的好处是亲戚朋友聚在一起,举起酒杯,举杯的人总得产生几句,产生几句就是一个主题,一般是三段式,过去,现在和未来。
亲戚场面说家庭情况,朋友场合说感情交流。举杯的仪式感,让人站在承上启下的某一点。和整日见面的说着每天见面但从未说过的话段,很久不见面说着此次里程碑式的见面感言,良久立,肺腑言。
写文者,随感随写随总结,把一个个小片段都提炼出来,随时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是写文的意义,随时调整生活的方向,容易让剧情严密紧凑地向一个主题发展。庞杂的生活状态有一根主脉络,通过写文的约束,主脉络越来越清晰,杂乱的内容越来越少些,于是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越来越简单的状态。
剧情简单而有力度的话,何尝不是一部好剧。
生活随笔是一个个随时出现的举杯仪式感,和自己谈,谈过去,现在和未来。再加一点点酒的热度。
宿醉清晨的空洞被随笔填满,心满意足地说一句:2月,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