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1部分是一条理论,后果选择理论。强调的是人是一种感性的动物,只有在某种行为之后有了好的结果,才会形成这种行为的习惯。
比如孩子在哭闹的时候你给他买玩具了,他就会把哭闹跟玩具联系起来。而在没有实际后果的情况下只是讲道理是没有用的,比如你跟他说在公共场所不要哭闹才是好孩子,但是如果没有任何行为的话,他就不会把“不哭闹”跟“好孩子”联系起来,你至少需要在孩子有一次良好表现之后,进行夸奖鼓励甚至是奖励。
第2部分主也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说的是不要强迫孩子。
我们大部分人都很喜欢强迫孩子,比如写作业,学习,不要玩游戏等等等等。
但是根据上面的理论,这些行为结束之后都不会马上给孩子带来正面的效果,有些甚至是负面的效果,比如不玩游戏比较无聊,写作业会很累。
这种行为不可避免的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因为听从这种吩咐是反人性的,所有行为都需要外界的强力干预。
造成的结果有三种。第1种孩子叛逆,就是不听。第2种孩子屈服了,但是他会形成强迫别人的习惯,因为他从父母那里知道发现强迫别人是有效的(很多家长习惯于强迫孩子,就是因为他们从父母那里学来的经验,虽然很多时候是下意识的。)。第3种,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反社会的人格。
所以我们需要鼓励引导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使用强迫的方法,争取让温暖的孩子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