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及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本草】:葛根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葛根无主干,其枝蔓攀附在其它树木上一圈一圈爬上去,枝长远远大于攀着的树木,其根深,能把以地中水气上达于苗叶,可想而知,葛根的吸水力量非常强,故葛根的药性是升提津液,还能化脓。
背项强是因为中风后脖子处的代谢不正常,肌肉里的水排不出去,若桂枝汤下去水还是代谢不了,就在桂枝汤里加一味药-葛根,把新的水提上来,把旧的水推到体表,再由桂枝汤发汗出去。
桂枝加葛根汤(非葛根汤)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劈,葛根四两。
剂量上很重要,葛根的剂量一定要大于桂枝白芍的剂量,这是一个原则。比如:桂枝白芍三钱,葛根就用四钱,桂枝白芍五钱,葛根就用六钱。如果葛根用得比较轻,新的水还未到背部就被桂枝白芍带到四肢上去了。
这个处方在应对脸部中风时非常有效。葛根能治痹,即麻,若脚麻用葛根无用,因为葛根药性往上走,脸上发麻、发痈(脓痒)用很好,这时葛根要重用才能到脸部,若桂枝三钱,葛根重用到六钱。
煮服同桂枝汤,七碗煮三碗,快煮取其气。不需要喝粥,因为病人从脑后膀胱经出汗就够了,不需要再喝粥助全身出汗。
中医认为脓即湿,抗生素只杀炎症,并不改变环境,故还会再犯。中医去热时同时去湿,是改变环境。
配合针灸:
太阳病症:项强下后溪、申脉,去热依次放血,有效即止:少商、商阳、大椎。
面部中风:歪的一边是健侧,先针健侧后针患侧,对侧合谷下针先麻醉,再地仓透颊车,矫正后针人中、承浆定位。
配合艾灸:
发烧:灸合谷穴(第一时间)、大椎、足三里(24小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