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生昊昊,最近好像一直在学三字经,所以来上英语课的时候,会经常背起三字经。
并且当我说我出了新的古诗双语儿歌的时候,他总会问一句:能不能唱唱三字经的双语版啊?
我说好啊,等到我把该唱的古诗双语儿歌都唱完后唱,另外我告诉他歌手王力宏唱过《三字经》啊。
不过讲真,三字经要唱得好,首先得英文译文译得好,容易入歌才行。偶然的一次机会,在《林苑》上看到了关于学者赵彦春翻译的《英韵三字经》,读了几段,感觉琅琅上口,或许用他的译文入歌,应该不错。
在这里不妨欣赏其中几段精彩的译文: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Man on earth,
Good at birth.
The same nature
Varies on nurture.
整个翻译产用了aabb的韵式,第一次读到这段,就爱上了这种简洁的译法,可见学者赵彦春先生的学术功底之深厚。
第一二行的三个英文单词均为单音节词,与中文的三字对应起来,吟咏起来,节拍都可达到一致。
而在三四行的结尾, 分别用nature来对应‘性’,‘nurture’来对应‘习’,简直就是神来之笔,不仅押韵合辙而且词义也相应。
四行的前两行为无动词的小句子,最后一行才出现了动词,语句之间明显有律动感,动词varies一出,就像宝刀出鞘一般,此种译文谁与争锋啊。
当然,翻译毕竟是遗憾的艺术,整个译本中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这段: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What’s a father?
A good teacher.
What’s a teacher?
A strict preacher.
其中“教不严,师之惰”译为 ‘What’s a teacher? A strict preacher.’实属无奈之举,译者为了保持韵文的风格,并没有把原文的含义准确地全部表现出来。
不过瑕不掩瑜,个人觉得此书真是翻译佳作,也非常适合用来启蒙孩子的双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