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建城,有必要熟悉一下这座城的称名变迁及历史沿革,据史料载:
公元前215年(始皇三十二年),秦大将蒙恬奉旨北击匈奴,在此筑城养马,城墙长1800米、宽1600米、周长7000米,建成时为北方地区最大的养马场,故名马邑,后因之为县。
西汉袭秦制,汉高祖六年(前201)韩王信都马邑,新朝王莽改马邑县为章昭县。
东汉初称马邑县,属并州雁门郡,后县废。
三国、两晋均称马邑县,俱属并州雁门郡。
西晋永嘉六年(312)地属代国。
东晋咸和二年(327)后赵战败代国,马邑属后赵。升平元年(357)属前燕。太和五年(370年)前秦击败前燕,并于太元元年(376)灭代国,邑属前秦,后归后燕。
北魏初,马邑为畿内地,先属司州,后属恒轴。
北齐天保八年(557),原于天保六年(555)由盛乐迁新城(窑子头乡梵王寺村附近)之“朔州”迁马邑,同年更名为招远县,属朔州北道行台广安郡,并为广安郡治。
北周建德元年(572)升置朔州总管府,治招远县。
隋开皇元年(581),朔州治马邑,辖广安郡和长安郡,广安郡有招远、神武二县,长安郡有长宁县。开皇三年(583)废郡,实行州县两级行政区划,朔州辖招远、神武、云内、长宁、秀容5县。
隋大业元年(605)废朔州总管府,次年改朔州置代郡,大业三年(607)又改为马邑郡。大业初改招远县为鄯阳县,为马邑郡治。隋大业十三年(617)刘武周在马邑称帝,年号天兴,国号大汉。
唐称鄯阳县,武德四年(621),改马邑郡复置朔州,治鄯阳县。开元五年(717),于大同军城分鄯阳县地置马邑县(故治即今神头镇马邑村)。天宝元年(742)复改朔州为马邑郡。乾元元年(758)改马邑郡置朔州。建中年间(780-783)朔州迁治马邑,后复还治鄯阳。
五代后唐称鄯阳县,为朔州治。同光元年(923)设在金河县(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的振武军徙治朔州。天成元年(926)置寰州(在今神头镇西影寺村东),领寰清县(改置马邑县)。后晋取代后唐,天福元年(936)包括朔州、寰州在内的燕云16州割让契丹,历经后汉、后周。
辽代称鄯阳县,为朔州治,属西京道。辽圣宗统和年间(983-1012)升朔州为顺义军,领鄯阳、马邑、广武3县,辽末升朔州为中庆府。
宋称鄯阳县,为朔宁府治,属云中府路。宣和五年(1123)金约宋灭辽,朔州作为合作条件给北宋,改称朔宁府。
金天会三年(1125),金背盟复取朔州,复称鄯阳县,为朔州治,属西京路。
元称鄯阳县,为朔州治,属大同路。
明洪武二年(1369)撤鄯阳县并入朔州,朔州仅领马邑县,属山西布政使司大同府。洪武十年(1377)于朔州分置朔州卫,隶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州、卫同治朔州城。
清代称朔州,初属山西省大同府。顺治十六年(1659)裁朔州卫并入朔州。雍正三年(1725)置朔平府(治右玉),朔州属朔平府。嘉庆元年(1796)撤马邑县为乡,并入朔州。
民国元年(1912)改朔州为朔县,属山西省。民国3年(1914)设雁门道治大同,朔县隶雁门道。民国6年(1917)废道,朔县直属山西省政府。
民国29年(1940),朔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晋西北行政公署第十一专员公署。9月朔县东北部和山阴县部分地区组成山朔县;朔县北部、右玉县南境和山阴县北部组成右南县,属晋西北行政公署第二专署。民国29年(1941)属第五专署。民国32年(1943)晋西北行政公署改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朔县属晋绥边区行政公署雁北分区(即五分区),民国34年(1945)2月,由塞北分区(即绥蒙区)代管。民国35年(1946)6月朔县解放,取消山朔县、右南县,朔县仍属晋缓边区行政公署第五专员公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朔县隶属察哈尔省。1952年撤销察哈尔省后,隶属山西省雁北专员公署。1958年9月朔县与平鲁县合并称朔县,属山西省晋北专区。1961年4月朔、平分县,朔县属山西省雁北专署,1979年属山西省雁北地区行政公署。1989年朔州建市,朔县改置朔城区,为朔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