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指不要把心里话都说出来,要有所保留,保留的成分要多于说出来的真话,说话说三分就可以了。以前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觉得心里有底,知道该怎么和人说话。但面临实战的时候,总是喜欢多说, 恨不得把脑子里的东西一股脑的全部说出来。
人有一个嘴巴,两只耳朵,就是让人学会多倾听,少说话。 事实上除了内向的人,同学聚会也好,亲戚相聚也罢,只要有喜欢的话题,人们总是会喋喋不休,好像不说完别人就不知道似的。
说话前还秉承着少说多听,要学会说话,不要让别人“抓住把柄”以免“秋后算账”。 结果大家走到一起之后,就会把这些忘之脑后,不停地说,看谁回忆的多。
举个例子,前两天同学小聚,大家在一起就只剩下满满的回忆。毕竟快30年了没见到了,后来的发展,大家都不是很清楚,但高中时代的点点滴滴,犹如昨天发生的一样,历历在目。
大家越说越激动,越说越兴奋,好像谁说慢了就不合群一样。 结果我聊了两个话题,一个是静(我们一起聚会的同学)在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因为元旦排练节目,她在上面指导,不小心从上面的床铺掉到了地上。
说起这个话题是想告诉她,我们知道关于她高中发生的事情,对她印象深刻,可以拉进我们之间的距离。本来是没有什么的,但今天再次相聚的时候,提到这个话题,我能感受她还是有所不满的。
这是一件让我感到不会说话的窘迫, 所以还是应该学会说话。那到底应该怎么说呢?你不能提她的名,而应该提醒有这样一件事发生,大家是否还记得? 把话题抛出去,自然有人会回答,说不定她本人也能想出来。这样等她下次再提起来的时候,她不会说,是你说出来的,而是大家一起回忆的。
还有就是对别人的糗事少说,或者不提,而应该提一些让大家感到高兴的事。这样即使下次再相聚的时候,提起同样的话题,她会念你的好。
第二个话题是再次相聚的时候喊哪些同学。 我也是一个太天真的人(一直在老家,没出去,对老家的所有同学还是知道的多一些),当场我就把在老家的同学都说了一遍。 竟然还天真的要喊谁谁一起。
为什么说自己天真呢?因为再次相聚并不是我请客,而是另外一个同学邀请大家再次相聚。我当场提出来并没有想那么多,只考虑到我们在高中的时候关系也不错, 结果忽略了我说要喊的人和邀请我们相聚的人,二人关系是否好?
这一点也是在今天相聚的时候,得到了答案。我们在饭桌上闲聊,我听到她们关系并不好, 并且还有点互相生厌。 尴尬的是请客的同学既然提到了那天要喊另外一位同学的人是谁? 我当然要承认,因为是我提的。解释了一下原因,总感觉还是有些尴尬。
所以要学会说话或者说听听其他人的意见,你说喊谁就喊谁,谁请客就由谁来做决定,而不是你随口一说,好像要替别人决定一样。即使你心里不是这样想的,但在别人看来你就是这样想的,何必让自己尴尬呢?
以上两点还是从最近发生的事情悟出来的。其实在生活当中,每天就会发生很多事,就会遇到很多人。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处于不尴尬的境地?那就是要学会说话“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说话说三分,留下七分让对方听,至于你怎么想,那是你的事。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