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迹心理学VS读心术

“永远不要让别人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教父》

百度图片

如今市场上“读心术”类书籍泛滥,或是为了犯罪侦探,或是为了人际关系。似乎知道别人在想什么就可以为所欲为?

暂且不论读心术的应用,所谓读心术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在生活中,其实每个人对周围的人都有所感知,通过与他人打交道,人们不自觉地就会进行推测。这也就是“微表情心理学”的日常体现。

而今天,我并不是想要探讨“微表情心理学”,而是来说一说“笔迹心理学”。

Mi

上图是我根据由郑日昌主编的《笔迹心理学——通过笔迹透视他人心理》而制作的。

用了3天读完这本薄薄的书,也只能算是初入门。笔迹心理学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一个工具,所以更需要一些实践。

在此,仅就“笔迹心理分析——练字矫正法”作一些说明。

Mi

书写者在练字的过程中,先通过笔迹分析,找出个性心理特征,再通过个性化的矫正练习,修正书写行为。

练字,自古以来就有修身养性的功效。

如书中提及“磨墨,要使它出好墨,就必须慢慢地磨,这个过程正是按顺时针方向“写”圆,圆即弧线的延续,而弧线的个性心理特征正是温至、冷静、灵巧,这特征的不断延续,将这特征及其延续反射到天脑“必然要将写字以前的杂念宣泄掉,进入轻松的“无意”的境界,以更好地“投射”,体现自己的风格个性。”

而人的书写过程是个性气质,心理状态,生理状况向纸面“投射”的过程,同时,又“反射”给大脑。

通过将笔迹分析与练字矫正结合,对于书写者矫正不良个性非常有意义。

始于兴趣,加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笔相特征依据的共同特点: 1.笔迹轻重决定人的性格和工作能力。 2.字母大小,如大写字母过大,字体过大或过小,证明...
    燃烧的记忆阅读 5,132评论 0 2
  • 作者:横竖撇捺 曾经朋友圈疯狂转载过一张图,上面大大字的写着“长得帅的人写字都不好看”(那种疯狂的程度丝毫不亚于转...
    韩德胜阅读 10,284评论 2 9
  • 今天下午带儿子去姑姑家玩,姑姑看到我们去就留我们在她家吃饭,做了一桌好丰盛的菜,儿子开心的不得了。表哥又给他找出好...
    张梦宇妈妈阅读 903评论 0 0
  • 她在这座城市里奋斗很多年了,久的都成了家,育了子,开了店。 她很少笑,大部分时间都皱着眉头,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但...
    emmm阿阅读 2,507评论 5 5
  • 开始注意这点可以做很多优化是即刻当初对用户开启通知权限的流程没思考到这一点。 即刻是会在第一次安装时的引导页,自己...
    舒克安静了阅读 1,287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