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系列里,厘清了 “我们养孩子是想干啥?”和“养育娃娃是为了告别的相爱” 这两个概念。揭示了中国父母对养育孩子掌握了过大权力与不尊重孩子成长自由与成长节奏的问题,提出了应放弃对孩子进行道德逼迫式的情感勒索,应该还孩子以“选择的自由、感悟的自由与独立思考的自由”的观点。父母养孩子目的是准备着让孩子离开父母、去过TA自己独立自由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应自觉给自己设定必要的退出机制。
今天,让我们继续反思体制内学校教育与我们的家庭教育之沉疴,然后寻求从家长的角度对孩子的教育加以力所能及的改良。
1
教育是细致入微的体察人性的艺术。我们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而非成人的角度去面对教育的问题,用同理心去尝试理解孩子成长中的所作所为。
中国父母与老师的权力所受约束极少,尤其是在观念上。因而在行使自己教育权柄时往往任性粗糙、蛮不讲理,似乎不羞辱便不能达成教育的效果。
比如“错一字罚一百遍”、“书背不出就站到教室后面去”之类集粗暴、无能、偷懒于一体的惩处,用起来就特别容易上瘾,几乎成为一种常规。
我曾经在女儿学校门口接她放学时见到过这么一幕----
一个小男孩儿欢天喜地走出校门,妈妈问:今天单元测试你考了多少分?孩子答:95分。
母亲“啪”一巴掌呼在小男孩儿脸上:怎么又丢了5分?
因孩子有了一点儿“很难说是过错”的过错,父母就发狂失态乃至体罚毒打孩子。
看着孩子委屈得强忍着不流泪的样子,真是令人心疼不已。
95分与100分之间的差距真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难道不可以先看看孩子失去的那5分到底问题出在哪儿然后再下结论?如此粗暴蛮横不明就里地直接一个巴掌就呼过去,孩子心里会怎么想?
扪心自问:
在孩子这个年龄时,你自己又做得如何?
作为有孩子的成人,你连自己的情绪都管理不了,怎么好意思说改正错误是件容易的事呢?
父母常见得着孩子的缺点,而看不到自身的问题,这是典型的见着他人眼中的刺,而见不着自己眼中的梁木。
由于拥有不受约束的权力,父母永远唠叨的是改变孩子,却忘了自己的局限与败坏,更不激发孩子参与其自我成长的热情,而是专断行事。父母常拿一份霸王合同让孩子必须遵守,孩子作为规则的承受主体,其阳奉阴违几乎就是必然的了。
原生家庭的糟糕影响,如暴力、无法处理亲密关系、控制孩子等,倘不能理智对待并进行认真的思索清理,则必然默默世袭传承下去,形成一代一代的恶性循环。
实际上,我们应该仔细想想:我们应该为了孩子而作出一些怎样的改变?
当父母意识到自己的不堪后,艰难地寻求改变,才能平静地做父母。当你体悟到做父母的自己的改变有多难,你就能理解要教育好孩子有多难。当你明知自己很糟糕、不爱学习,却天天催命般要求孩子如你所愿地变成一个模范儿童,这样的父母一是不诚实,二是如同贪腐无厌的官员给民众做廉政报告,会引起孩子内在的恶心。
2
对教师的称谓里,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燃烧的蜡烛”、“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捧杀,如“孩子王”、“教书匠”之类的贬斥,都充溢着许多反教育的思维与理念。平静地看,教师是一种需要谨守其职业伦理的特殊职业。而所谓的灵魂工程,是把老师放在改造学生、统一思想的位置,以便对官方权力产生认同感。
我们几乎从父母、老师到全社会都在系统性地无视对孩子成长独立性的尊重。
传统上,我们一直在千年而不休地歌颂“头悬梁、锥刺股”的自杀式苦读精神,用“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的“投入与产出”交换思维,充溢实用主义地利诱孩子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种世俗工具主义与官方意识形态形成合流,在教育制度设计上使人对未来缺乏理性预期,没有安全感,因而充满焦虑 。
试想:
这种反人性的教育理念、方法让孩子的学习还有乐趣可言?没有乐趣的学习,又如何能让孩子建立起“对知识的纯然热爱”?而没有对知识的纯然热爱,读书、受教育又如何能成为一种愉悦的生命体验?
3
在现代工业与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学校教育正在追求规模效益和社会规训。每个学科由一个老师面对四五十个学生,我们需要认识到,其最大的弊端在于教育的同质化。
大行其道的学校教育常规之举是:思想管控、死记硬背、目标考核等。这些东西方便了成人,却不利学生。而这是成人本位而非学生本位的。变态追求标准答案乃至唯一答案堪称中国教育之恶,它有深厚的现实与心理基础。
而事实上,世上许多事没有答案更不用说标准答案。
你还记得几年前网络上热火朝天的“杜甫很忙”么?
2012年3月,由于网友吴泽林微博上流行一组图“杜甫的一天”, 高中必修3语文课本中的杜甫图像被恶搞,正在仰天沉思的杜甫被加了几笔涂鸦,杜甫插图被高中生们涂鸦成各种形象:端着狙击枪凝视远方的,开着坦克向前冲的,戴着墨镜骑电动车出门的,骑着自行车去买菜的,吃上洋快餐的,跟美女翩翩起舞的,穿着运动服打篮球的,坐在桌前切西瓜的,变身成恶魔,玩转千元安卓机的。用网友的话说,“子美(杜甫字)真是个居家好男人”。 这一组“杜甫很忙”的课本涂鸦图片,让已经成名1200多年的“诗圣”杜甫,突然又成了“微博红人”。
其实那就是学生对线性化的教材编写和枯燥教育的调侃与反叛。把鲁迅的仇恨与辛辣、杜甫对唐朝的批判、白居易揭露现实等一根筋地发挥到底,其实就是“坏人坏到底,好人高大全”的思维在教育中的体现。将复杂生活与人性脸谱化,使你丧失精细的、富有逻辑的思维能力。
没有答案会产生悬浮失重,而这种悬浮失重又会带来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是大众所害怕的,所以接受标准答案的奴役,就有了广大的群众基础。
4
世界著名在线教育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说,从2012年开始,有65%的人在未来将从事现在还不曾出现过的职业。而如今的知识呈海量剧增,其折旧率比此前任何时代都高。
这一现实表明,只有培养审辩式思维、善于疑问与思考的人才,才是畅行将来社会的通行证,那种靠死读经的所谓教育根本就是瞎折腾。
那么,变态追求标准答案的教育如何激发疑问的勇气?而没有质疑的勇气,如何来培养孩子们审辩式的思考?
只要喜欢标准答案的教育模式不改,孩子们就容易丧失追寻问题的能力。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当老师问why时,你想的可能不是进一步延展自己的思考,而是想“我是不是又错了?”
滑稽吧?
教育是唤醒孩子内在热情与兴趣点,成就“他之所是”,而非“父母与老师之强加”。
父母两个“老师”面对一个“学生(即自己的孩子)”,我们所要做的是,尽量避免学校教育的同质化之弊延伸到家庭中,应该帮助孩子发现与众不同的自我生长点。但中国多被学校同质驯化的父母,一直以“扼杀孩子的独特存在”为己任。
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和警惕的!
5
不少父母谈孩子教育时,只谈其成绩,仿佛成绩就是一切。其实孩子的成长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社会化(人际交往、合作与公平竞争等)过程远被父母忽略。成绩有时只起着物化(百分制尤其如此)孩子的作用,你真相信数字能评价一个完整的活人?很多父母参与物化与捆绑自己的孩子而不自知。
教育是一种改变人之精神面貌的事业,青春成长是一阵子,精神成长却是一辈子。有的人在身体上年轻过,在精神上却从没年轻过。你长着一张沧桑的脸,却从来没有反抗过,那只不过是把懦弱装扮成无辜。
著名心理学家津巴多说“你想控制他就强迫,但你想内化而非让其屈从你的行为与习惯,放弃诱惑与强迫是最佳办法”。
我们至少要在我们根本无法撼动的现行学校教育明显的弊端之外,通过宽容与理解的家庭教育来让孩子明白世界与人性的多元、以及除了学业成绩之外的人的综合发展。
父母有了这样的意识,或许我们就可以为孩子的独立思考与综合成长留下一定的空间,让孩子保有一丝质疑的勇气与审辩式思考的可能性。
-----The End-----
此文为渝都都原创内容,特此声明!转载请经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