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乡下小学时,我总担心给一到四年级的孩子们排练节目会是场“硬仗”。毕竟他们年纪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我甚至提前备好了好几套“哄娃方案”。可真正站在教室前,看着那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所有顾虑都烟消云散了。
我们排的是一支简单的集体舞,动作不算复杂,却需要孩子们记住队形变换。原以为要重复教上十遍八遍,没想到示范两遍后,前排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就举着小手说:“老师,我会了!”她踮着脚尖转圈的样子,像只刚学会飞的小蝴蝶,瞬间点燃了整个教室的热情。
低年级的孩子会凑过来拉我的衣角问“这样对不对”,四年级的哥哥姐姐则会主动帮着纠正小伙伴的动作。有个总爱脸红的小男孩,一开始总躲在队伍后面,直到有天被大家的笑声感染,突然跟着节奏跳了起来,虽然动作还有点僵硬,眼里的光却亮得惊人。
看着他们从磕磕绊绊到整齐划一,从羞涩躲闪到大方展示,我忽然明白,所谓“教”与“学”,从来都是双向的奔赴。他们用童真教会我纯粹的热爱,用认真回馈我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