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初的那几天,我在台北。
在你手头不宽裕,时间也并非充裕时,台湾着实是个度假的好地方。
我一开始心里是这么想的,并抱着去台北大街小巷吃好喝好、没事躺躺尸、吹吹水的目的前往。随后逐渐意识到,旅行有意思的地方便是,你在一个新环境所发现与感受到的,总能和你设想的有所出入,这些出入还总能恰巧戳到心底的痛点。
乘坐在从桃园机场驶向台北车站的捷运上,我决定故作文艺一番,打开上世纪台湾经典歌曲的歌单,戴上耳机。夜幕里偶尔有点点灯火、不高的楼、街道与车。或许是由于心理作用,加入背景音乐之后的台湾,像加了一层滤镜。所有上个世纪的文化积淀、历史的痕迹,都自列车外向内渗透,无论我是否知晓它们。扶手上,座位上,列车行程的指示牌上,很克制地散发着一个城市的气息。以至于,坐在我对面带着淡蓝色口罩的年轻女人,趁着列车关门的霎那冲入车厢的情侣,拉着行李箱面无表情离开车厢的中年男人,都是从几十年前的录像带里走出来的,好像马上就要唱一首邓丽君的歌。我抱着背包,坐在一列驶向台湾过去的列车上,窗外的天空就要下起一场台北的雨。
可事实证明我是错误的。从来没有一列驶向台湾过去的列车,至少台北这个城市不需要。
认识阿浆是抵达住处之后的事。
那时我极度好奇,想要探索一下周边的环境。日式的街道,各种美食小吃,看起来老旧的店铺构成了我对台北街市的第一印象。
我在街头的一个豆浆奶茶摊位上遇见了阿浆,它是我在台湾喝的第一杯奶茶。
可能有些可笑,我亦可以为我吃的第一份鸡排取名,为第一颗芋圆取名,但我没有。我以为来到台湾,我喝下的第一杯奶茶一定会添加珍珠或芋圆,这才像我干的事情。但事实上,虽然阿浆只不过是红茶加豆浆与牛奶,还保留着过年喜庆却土气的包装,却在我支起的台湾饮食版图上画了一条线,从此低于这条线标准的食物,都被定义为失望。
阿浆告诉我一个道理,在台湾,去喝奶茶豆浆(这一类)之外的饮品,都是一种不尊重。
如此,我们一行人真的喝了太多奶茶,或许这也算是我认为台北是一座“浸泡在奶茶里的城市”的原因之一。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
我们喝到的奶茶大多很甜,就算是在少甜的情况下依旧可以匹敌香港的正常甜。我向来是不会将“甜”作为一种心理感受来体会的,难以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在目睹美好的事物后,说出“好甜啊”这样的句子。我试着将这种心理诠释为一种“对美的事物心生愉悦并向往美好”的体验,因为这样,我才能在灰暗的日子里放下一点理性的思考去体会这样的一种向往。
然而,感谢台北,让我以另一种方式感受到了“甜”作为一种精神快感的存在。
听惯了香港地铁关闭列车门时急促的提示音,台湾捷运的关门音显得悦耳和舒缓。
列车里难以见到神色焦急的人,乘客在偶尔放下手机后,会四处张望,会将眼神停留在陌生人身上。那种眼神流露出的不是观察,甚至不是好奇,而是一种回归到人类最单纯关系中的注视,却也并非长时间的停留。
研究路线时主动上前帮助我们的老太太,我坐在马路牙子上随口说“哪里有厕所”时给我们找厕所的路人,跟我们聊了很久很久还给我们推荐有意思的地方的“女书店”老板娘······我甚至对台湾人的热情与友好一度心生疑惑。
整个台北的脚步就像是停留在了20年前,这里的人就像儿时记忆里故乡的人一般淳朴。我清楚的知道这只是记忆在作怪,客观评价,故乡的人在20年前也未必不事故,但在我处世未深的孩童视角下,家乡就是这样一个简单淳朴的地方。我喝着正常甜的台式珍珠奶茶,意识到,“甜”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归属感。
我在宁夏夜市上喝到的猪肚汤,是我儿时记忆中小区里那家已经搬迁的早餐店里的味道。
老蔡水煎包,是我妈第一次给我买的肉包子的味道(我记得极其清楚,走在回家的台阶上吃着那两只包子)。
市中心的满是老旧的大楼,蓝色钴玻璃一排又一排,是十年前故乡的模样。
台北已经落后于时代,这种落后或许是被动的,我并不深知其中的渊源,也不做出评价。但生活这一件事情从来没有落后时代之说。大多数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定义,本质是由童年的生存环境一点一点塑造累积的,生活,本来就是对过去的一种敬意。
生活,在这里,被沉在奶茶里,保鲜。
在九份的一家鱼丸店里,我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这样一段话:
大概,会在台湾找到宜居的感觉是因为,这里就像是儿时记忆复活一样。即使我的儿时记忆中没有芋圆啊,沙茶面之类。但泛旧的街道、污渍斑斑的大楼窗户、公园里孩子游玩的身影,都让人记忆起来本世纪初故乡的模样、外婆的模样、我成长的模样。
那是简简单单生活的模样。
此刻我在九份一家小店里喝着鱼丸汤,被中药味包裹,竟觉得,自己好像从未踏出过故乡一步,好像转身就能看见厨房灶台上煎着中药的砂锅。
有些地方选择昂首向前,有些地方选择驻足原地。
by.子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