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说电影是“现实的渐进线”还是说电影是“一种连续的视频画面”人们都把电影视为真实生活的生动记录,或者是现实世界的艺术反映。正如人们日常感知世界主要是运用视和听两种感官人们运用电影来感知和反映世界的主要途行也是视和听。初期的电影叫“默片”或者“无声电影”一方面因为那时有的电影人坚持电影是黑白的和无声的,但更现实的是当时的电影技术还没有办法使音响随影像一并出现。即便如此。电影放映商还是想了一些救济的办法。比如用留声机放音乐或者找人在现场配音角色对话。
所以,其实没有完全的“默片”或者“无声电影”,人们在感知或反映生活时总是要弄出些动静来。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有声电影兴起电影人终于可以全维度地记录或反映我们的生活了观众也可以很舒适地在电影院更加真实和艺术地感知或认识我们的世界。
电影中的声音,主要是音乐的融入,这使得电影的综合艺术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一部好的影片往往伴随优美的音乐。或许就是因为这些音乐,这部电影才被观众记住。每当那熟悉的旋律响起,记忆就会把我们带回那段特定的影像画面中。更重要的,随着电影的各要素在电影发展中不断丰富和提升电影中的音乐或者乐曲,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很快就不仅是以“原生态”介人影像,更多的是作为影像的烘托、渲染、延展或升华,发挥着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力。
如被称为我国第一部获国际奖的《渔光曲》的主题歌:聂耳上世纪三十年代作曲的几首电影歌曲,特别是《风云儿女》中的《义勇军进行曲》还有新中国电影中的一些歌曲比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都脍炙人口。当代电影在运用音响包括以音乐来推动叙事,调节节奏,渲染情绪方面更是达到新的高度。
然而,正如中国人最初对电影的一个流行称呼“影戏”那样,人们对电影的一般认知还是“看电影”。电影的影像太生动了,以致有一个专门的词汇叫“电影奇观”或者“奇观化”,于是人们只记住了“看”。而电
影中的声音太自然了。就像空气和水,人们享用它,但却似乎并不注意它,即使电影观众曾经热血沸腾地聆听或哼唱电影歌曲。我们有了许多论述“看电影”的书籍但很少见到讲述“倾听电影”的专著。正是在
这个意义上,刘嘉和张黎呐的这本关于"听电影”的书是十分难得的。刘嘉是与我在一起工作若干年的同事,工作使我们相识,电影是我们共同的一个话题。记得一个寒假刘嘉热情地邀我去他家看他自建的家庭影院,他并不宽裕的住房里有一面墙有序放满了各种电影碟片。刘嘉钟爱电影对各种电影如数家珍,特别有感于电影音乐对电影音乐大概达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
文章摘自刘嘉和张黎呐《倾听电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