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营销推广已进入一个全新的维度,所有的推广手段仿佛都失效,费用高企却效果极差,费效比极低。一方面许多媒体的效果无法监控,不能直接带来到访和成交的推广行为也被视为对营销费用的浪费;另一方面,可追溯到效果的推广寥寥无几。这几乎是每个项目都面临的问题,也令许多营销操盘手深为苦恼。
关键词:时间战场
每个人一天有且只有24小时,每天要面对巨量的信息,时间被切割成碎片,我们的广告被用户看到机会越来越渺茫,如同每个人的手机首屏只能承载24个app,其他的无数人倾尽心血研发的app却被选择性遗忘。为了能入用户的"法眼",许多公司通过算法和大数据来吸引用户关注,便有了千人千面,喜欢看什么就给你推送什么,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理论,时间在喜欢的事物面前往往显得飞逝而悄无声息。而同样用户的时间也在不断地重新分配,很多的广告都在为抢夺重新分配权而进行一场不流血的战争,房地产的推广也概莫能外,如何让客户看到我们这"人人厌之的广告"而形成关注和成交,与海量信息去反人性的抢夺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这就是罗振宇在他的跨年演讲里所提出的"时间会成为商业的终极战场",低货值的消费品如是,高货值的房产更如是。
"三强"理论
Emarketer联合CCID、新京报所做的数据统计显示,互联网公司获客成本已经由2010年的37.2元上涨至2019年的486.7元,9年上涨了10倍,在这场流量争夺战中,费用已经不堪重负,就像那句著名的话"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但遗憾的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因此如何能在这场流量和时间战争中胜出,减少无效支出吸引更多人关注已经被摆在每个公司生死存亡的地位。笔者通过梳理操盘过程中的推广,就如何打赢时间战场,赢得用户关注,在媒体选择,推广通路、苦练内功三个维度,总结为"三强"理论。
第一强:投放"强"制媒体
所谓的强制媒体是指用户不得不接受,强制灌输的媒体。第一种:汽车广播。目前人们花在通勤上的时间越来越长,在大都市动辄几个小时的行车时间, 放空自己听听广播是很多人的选择,SMR赛立信媒介研究最新的研究显示,全国广播听众规模达到6.88亿,同比升幅为1.03%,规模继续扩大。连续三年广播的接触率一直维持在59.5%-60.0%之间,呈持续上升态势,这说明广播并没有因为其他媒体的介入而大幅度冷却,依然生机勃勃。而且数据显示,广播主体听众主要是25-44岁的中青年听众,男性居多,超过85%的广播听众都是高中及以上学历,受教育程度提升,收入上行,含金量增加,客户群体品质相对较高,最关键的是开车时只能专注驾驶而无法刷手机,把对手挡在了门外,"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第二种:霸屏短信。此种媒介是近几年出现的新生事物,可以直接触达到用户手机终端上,触达率高,且无法拦截、强制阅读、阅后即删,不点击就无法操作其他,对于大型节点活动的导流和信息释放是一种非常好用的工具,为了避免广告嫌疑,不做效果评述;第三种:开屏广告。现在大部分经常使用的软件都会有开屏广告,包括视频播放前也总会让你看上几十秒,想不看,要花钱充会员,这种媒介的缺点为受众面比较单一,需要先做项目的客户画像描摹,去选择投放对应媒介,好处在于效果可追溯,可以直接获取客户的联系方式;第四种:电梯广告。都市白领每天在写字楼里上上下下,符合高频传媒媒介的特性,江南春在他的《人心红利》书里提出一个情境假设,两个人聊天进电梯,互相对视和左望右望似乎都很尴尬,看电梯广告也许是个缓解的方法,为了解决这个痛点于是创立了分众传媒,这是一种思路。但笔者认为用营销学著名的"7次理论"来解释似乎更加合理,意即需要重复触达7次以上用户才会对你留下印象,于是"某查查""某爵旅拍""某直聘"应运而生,虽然非议颇多却无形中增加了品牌广告的附加值,电梯广告应结合大数据根据用户所在地去投放相应区域,一次性打透,不要大水漫灌全面铺开,此种媒介的缺点在于无法追溯效果,适合品牌落地期使用。以上四种媒介属于争夺碎片化时间的工具,笔者用过的效果,高于其他。
第二强:依附"强"势力量
最为强势的媒介力量目前在国内唯有央视。第一种:自带关注的体育、文艺、娱乐等拥趸众多的节目。2016年2月11日,CCTV-1和CCTV-3并机直播某桂园森林城市独家冠名的《2016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当日共计2.7亿观众通过电视收看了节目,获当日双网收视冠军。2017年某桂园森林城市再次独家冠名央视元宵晚会,与全球华人共庆元宵佳节,董事局老杨对本次广告效果非常满意,希望持续投放元宵晚会,并表示要以此为案例加强进一步合作;2015年11月21日亚冠联赛决赛第二回合的比赛在广州进行,广州某大主场迎战阿联酋迪拜阿赫利队,万人瞩目,某大单方面将"东风日产启辰"更换为"某大人寿",即便后来官司输了赔偿2400万也在所不惜,可见带了巨大的广告效益;第二种:与主旋律宣传相结合。雷打不动的晚间7点的《新闻联播》,播前播后的黄金时间曾经也被某桂园拿下; 2019年笔者操盘项目时逢青岛"学深圳赶深圳"热潮,分派多批次青年干部赴深圳学习,借这股热潮与宣传部共同组织"南深圳北青岛"的直播对话,在地方台反复播出,并辅以其他媒介的导流,对深圳房企在青岛的品牌落地起到了极佳的效果。第三种:当地强势媒体。目前这个新媒体的时代几乎每天都有新媒体注册和注销,真正留下来有自己粉丝的寥寥无几,没有坚持输出有价值内容自然被大浪淘沙,在选择时要有所甄别,僵尸粉和活跃粉具体有多少,如果追求曝光度,可以只看粉丝数量,如果想抓到精准客户,必须要找真正有死忠粉能带来客户的。以上三种,既有强龙又有地头蛇,看如何嫁接,用网络语言来讲属于"蹭流量",尤其第一种营销费用较高,须量力而行,可以举一反三来使用。
第三强,自我"强"化引流
第一种,线上流量博取,之前的网红主播为了吸粉无所不用其极,但随着监管部门的介入和取缔,主播呈现逐渐分化的态势,粉丝也随之逐渐分化,新出现的网红吸粉也将越来越难,这就意味着粉丝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行业集中度渐显,找寻到与自己项目气质相投的本地网红来宣传,不失为一种吸引粉丝的捷径,但这种深度绑定的方式,一旦塌房,项目会深受影响;还有种方式-自己直播,从近年来操盘项目来说,销售人员及物业客服人员每天一个小时直播,坚持下来也能积累大量的粉丝,直播内容不一而足,甜点做法、景观介绍、唱歌跳舞等等都可以作为素材,虽然没有网红的自带流量,但好在以数量胜质量, "腕不够,人数凑",因此我们说的房地产"渠道"既是名词也是动词,作动词使用更多是指建立的过程,每一块添砖加瓦都是项目IP自我建立的过程;第二种,让人人沉迷的短视频。能够输出价值观、能够抓住主要客户群体的眼睛、能够让人产生认可,这是此类短视频的要诀,如某科拍摄的系列短片《就是挺传统》、宝马的短片《巴依尔的春天》 等都是笔者极为推崇的、能够唤起集体记忆的、让观众愿意把时间给到你的好片子;第三种,异业联盟。在目前市场情况到访急剧下降的情况下,异业联盟不失为一种高费效、高产出、高成交的模式,近年操盘的项目异业联盟的几个案例,与旅行社合作把售楼处作为补给站、与宣传部合作把售楼处作为近郊游景点、与公益组织合作把售楼处作为定期活动场所、把售楼处作为摄影家协会的定点单位等等,所有异业联盟针对的群体一定是有钱有闲的人群,用一个成交客户的话说是"本来想旅游结果去被拉来买了房子",这就是所谓的空间上的改变带来时间上的改变。
对经营性业务,应避免从单一的财务视角去评估,而应用长期最大化市场价值来衡量,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延续过去的逻辑。时间的战场上,我们要做主角,要把控节奏,解决焦虑,营于步步,销于无形。因为营销是感性,而客户是理性,"以感性随理性,殆已"。
焦伟
202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