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有一些亚健康,以前很少出现过的一些疾病,在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呈现出来。

以前我们可能会觉得身体上出问题才是生病的症状,现在越来越多的不但关注身体,还关注心理层面的疾病。这不,看到一个新闻,有点毁三观。讲的是女子疯狂购物,欠款达41万,然后被家人送到医院。一开始看到这新闻的时候觉得是一场闹剧,不为别的,你说你疯狂购物,跟生病有什么关系呢?她只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医生又能怎么医治。没想到这看病,也能看出一种病名出来,叫做典型的强迫性购物症。
有时候是没办法想象一些人的行为,但是呢,如果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话,也许别人也没办法想象你的行为,所以我们要客观的看待每一个个体。可能真的有些人会出现这些症状,其实是心理素质的问题,就是抗压能力特别弱,抗诱惑的能力特别弱。
明知道是不对的,然后还要继续去做,这其实就跟小孩子的行为一样。小孩子心智层面上不够健全,所以他们有时候做错了事情,知道父母会批评他。虽然说他们大多在事后都能知道做这件事情是错的,但是他们在做的过程当中可能没有意识到。
小孩子的一次次犯错,父母会通过一次次的教育来引导。但如果说一个成年人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同样的错误的话,那么可能就出现心理层面上的疾病了。大脑的发育在成年之后应该是定型了,如果你成年之后还是没办法心定的话,那么你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疾病的前兆。
解铃还须系铃人。有病就应该治,不及时治愈的话,疾病会越来越大,对身体的危害也越来越重。心理层面的疾病我觉得一方面是通过自己的引导,另外一方面是通过旁人的引导,还有通过外在的环境或物体来引导。
心理疾病现在越来越受重视,在国外的话它有专门的心理医生,但是在国内这一块的话还是比较空白,所以国人还是要自己治愈自己。在我看来有如下几点。
自我引导性治愈。如果你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不对的,不好的,那么你怎样去改变呢?其实你可以把它写出来,正视它,然后找一些名言来激励自己去克服它。你可以把名言贴在墙上,每天看着它,通过潜意识来改变这种坏的习惯或者行为。其实有点类似于把心理疾病用另外一种美好的想法来把它掩盖,直至遗忘。我们都经历过压力大的时候,觉得自己不可能完成,不可能做到,然后当你扛过去之后,一切都显得风轻云淡,你会觉得,很多东西你都能够克服的了,其实你比你想象的要更强大。
旁人引导性治愈。在我们的人生漫长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有一些人对我们的影响是积极的,有一些人对我们的影响是消极的。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你应该找的是积极的人来帮你治愈。通过沟通或者是通过相处的方式,你能够看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跟思路。很多时候只是你不愿意敞开心扉,当你愿意把自己的问题暴露出来,很多时候别人是有能力帮你解决。至少一个问题讲出来之后,它就会被分走一半,你心里上就会舒服了一半。所以情绪比较低落的人,总喜欢找人去聊天,去倾诉。
外力性治愈引导。根据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去寻找可以寄托的行为。比如说有的人喜欢看书,有的人喜欢打篮球,有的人喜欢踢足球,有的人喜欢游山玩水等等。当你投入精力跟时间在另外一件事情上,那么你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引起你心理疾病的事上就会减少。时间是一副良药,很多事情在时间的冲淡下,会显得越来越不值得一提。当你有了可以寄托你心里的东西的时候,那么你的一些心理疾病就会慢慢的退出你的舞台。
方法千千万,但对于自己有用的方法可能也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道理都是相通的,条条道路都可以通罗马。有病的话,就赶紧去治吧,不要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