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一起出去吃饭,同坐的大神可以从桌上的红烧肉聊到中美农产品贸易,再转到《红楼梦》中茄子的做法,捎带着还说了几段苏东坡的趣闻,而不爱看书的你只能默默地一边羡慕别人高谈阔论,一边悔恨自己为什么就接不上话。工作中,别人的报告旁征博引,鞭辟入里。而自己因为读书少,报告写得像白开水,不光看报告的人痛苦,自己写不出来硬憋的时候更难受,无形中就丧失了好多机会。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读书少思维就容易固化,感受不到这个时代的脉搏,也就是说在这个快速变动的时代,读书少就可能被时代抛弃。
网上流传一份调查报告,说中国人人均的年阅读量只有0.7本,我们的邻居韩国人年平均阅读量是7本,而日本更是高达40本。姑且不论这个报告中的数字是否权威,但是我们阅读量少是不争的事实。想要提高阅读量,首先要做的是学会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日本专家原尻淳一写的《高效能阅读》可以说是而市面上讲阅读方法最好的书之一。
《高效能阅读》全书列举了89个读书技巧,从如何培养读书兴趣开始,接着讲述了如何提高读书效率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锤炼自己的专业水平,最后讲诉了如何拆解书中的知识建立自己的资料库,为了将来的写作做准备。作者原尻淳一是日本龙谷大学经济学部的客座教授,长期从事企业宣传和培训讲师的工作。好玩的是原尻淳一原本是个不爱读书的人,但是他所从事的工作又要求他必须大量输出知识,所以他不得已开始研究如何阅读,最终他不但培养出高超的阅读技巧还总结成册,出版了这本《高效能阅读》。
这本200多页的小册子可以说是读书的行动手册,下面我们就来解读如何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1 读书是手段不是目的,如何爱上读书
我们从小读书都被教育要认真从头看到尾,要体会书中的思想,所以很多人不爱读书就是因为对书本恐惧。其实不必如此,书不一定要通读,有需要打开看就行。例如,宝宝在哭,年轻的宝妈一定是打开书迅速查阅一下相关问题,而不是坐在那里看完整本《育儿宝典》再管孩子。这才是书籍的正确使用方式。作为读者,我们有十条权力:
第一条 不读的权利
第二条 跳读的权利
第三条 不读完的权利
第四条 重读的权利
第五条 读不择书的权利
第六条 包法利症(易被小说内容感染的症状)
第七条 读不择地的权利
第八条 随意选读的权利
第九条 朗读的权利
第十条 默读的权利
所以,书不一定要通读。关键是在读书前,我们要明白读书的目的,找到自己的兴趣,启发自己内在的源动力。以自己感到舒服的方式来读书,从心底里认同读书不是苦差。而且如果读书恰好还解决了自己的难题,就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这样会更有动力去读书。
读书兴趣还可以找自己的“座右书”来培养,就是那本可以引发自己读下去的书,什么书都好,只要自己可以读下去就行,让自己不再讨厌读书。我们可以去书店随便翻翻看看,自己喜欢哪本书,买下来去读,让自己体会阅读的乐趣。还有心理学家研究,有些人是视觉性人,看东西接收效率高;有些人是听觉性人,现在流行的手机APP上的听本书书栏目正好适合这类人,可以在20分钟左右听完一本书的精华,听完觉得好,可以买实体书来读。
人和人是有缘分的,读者和作家也是有缘分的,有人会发现,有的作家的文字特别能打动自己。这就是自己与作家的缘分。可以先从和自己有缘作家的薄书开始读,也可以和作家通过网络联系,听他的演讲,参加他的现场活动,因为喜欢作家而喜欢上读书。
还可以参加本地的读书会,和大家面对面交流;或是参与到网上的读书社群,有小伙伴的监督和指导,让自己开始阅读旅程。如果在家里读不下去,毕竟家里电视沙发这样的诱惑太多,也可以走出去,在咖啡馆或是图书馆这样地方去读书。保持一种紧张感也是刺激读书兴趣的办法之一。有条件的可以给自己建一个书房,定期给自己的书做一个分类和排名,为自己营造一个读书环境,让阅读变得有仪式感,刺激自己快速进入阅读状态。
2 如何快速掌握书中的内容
快速掌握书中内容最好的办法就是带着问题去读。知道自己想通过读书知道什么,有目的的去读,读之前想想自己面对问题的答案是什么,然后和书中的内容对照,这样做会让自己提高更快。一定要阅读书籍的目录,前言和后记。在读书的内容前就了解这本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找到自己要仔细读的部分和可以忽略的部分。很多时候,如果你是读本专业的书籍,书的大部分内容已经了解的,所以只需要读书的创见部分即可,没有必要把书全部读完。如果是非本专业的商业书籍,例如《黑天鹅》这种讲一个现象的书,可以通过读书中的黑体字部分快速掌握书的大概意思,了解下最新的流行概念即可。读书最重要是把书中他人的总结应用到实践中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并且不断的获得反馈来校正,直到达到让自己满意的效果。
读书不能漫无目的的去读,尤其是我们职场人士,一定要有我们的重心,也就是作者原尻淳一说的“思考的主场”。因为作为职场人士,我们都有自己的分工和专业,所以我们的首先目标就是成为专业人才,让自己的人力价值上升。所以我们在刚入职场的时候可以请业务能力强的前辈为我们推荐专业书籍,等对本岗位有一定了解和实践后,开始建立自己的实践笔记进行总结。不断实践总结和读书印证是提高自身能力的最佳方式。作为专业人士应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本专业上,按作者原尻淳一的说法是70%在本专业上,不断阅读跟踪本专业的最新变化。另外的20%放在和专业相关的领域,剩下的10%留给未知领域。兴许哪次无意的阅读会触动自己长久以来的专业瓶颈。
孔夫子说过“学而不思则殆”,叔本华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也就是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因为书是从作者的角度来写的 ,不完全适用当前的你。所以没有思考过滤,很容易被读书这件事带到沟里。没有读书之余的思考,读书多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3 整理书中的信息
很多人不读书的缘由就是觉得读完了什么也没记住,还不如不读。其实这是不会处理书中的信息的表现。前文就说过,读书带着目的去读,看完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至少是带来启发,读书的目的就达到了。读完书记不住这是正常人的表现,大家都这样。但是会读书的人会借用各种工具来解析书中的信息来为自己建立资料库。例如过期杂志上的对自己有用的图表就可以剪下来做成手帐收藏起来。也可以制作读书卡和用软件收藏自己看见了就喜欢的文章。
《孙子兵法》一共六千字,《老子》五千字,四书五经合起来也就十二万字,《永乐大典》三亿字,《四库全书》八亿字,这就是古代的知识量。而现在每天资讯产量读已经无法统计了。随便一本网络小说都有上千万字,说句不客气的话,现代随便一个人的阅读量可能都超过《四库全书》。面临这么大资讯量没有相应的阅读技巧,就会像迷失在汪洋中的小船一样找不到方向。所以原尻淳一的这本《高效能阅读》我们都应该读一读。“磨刀不误砍柴工”,熟练掌握《高效能阅读》中的技巧就是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