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自己越临近考试越想玩手机看小说呢?为什么就是不想学习呢?因为我们是在故意妨碍自己,也就是在自我设障。
什么是自我设障?自我设障就是指个体针对可能到来的失败威胁,而事先设计障碍的一种防卫行为。绝大多数人对失败有着强烈的恐惧,尤其害怕在重要的场合失败。但值得注意的是,自我设障通常是无意识的,人们很难察觉到我们在给自己设置障碍。
可能我们会使用生病,害羞,焦虑,疼痛等等的抱怨作为借口,甚至常常为还没到来的事情提前好久就找好了借口。有人会开玩笑说:“哎哟,我觉得我考试那天可能会肚子疼。”
我们是怎么给自己设障的呢?
1. 行为上:我就要故意不干正事
拖延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形式,本应该在特定的时间开始或者完成一项任务,却出现故意的耽误和推迟行为。就譬如说大学的期末考试,所有的学习总是推到最后一两个星期一样。
其他的行为还包括:
干脆放弃尝试或者减少努力的程度(“我只是没努力而已,但凡我稍微努力一下,这都是小case”)
重大事件前故意摸鱼(“搞砸了?都因为我昨天通宵打游戏了”)
……
2. 言语上:哎呦喂我一点儿书都没看
声称的自我设障策略是指个体用难辨真伪的借口公开表示自己处于不利的竞争情境(但并不一定减少实际的努力),失败时也容易博取他人的谅解。
我们经常听到有些人在考试前故作不经意地提及:
“我昨天打了一宿的游戏,现在好像睡觉啊。”
“哎呦我什么都没复习,一点书都没看,这次肯定完蛋了。”
这样说了,就算考不好,理由已经有了(我都说我没复习了嘛!),万一考好了,自我概念得到提升(我不复习都这么厉害了!)。
3. 抬高他人:对手这么强,换谁谁都得跪
抬高对手为自己可能的失败做出了铺垫。高手比武之前相互吹嘘一翻“久仰久仰”、“岂敢岂敢”,为的是万一落败,好吐一口血对自己说:“不愧是绝世高手,输给你,不丢人。”
哈哈,我们不仅没有努力,反而很会为自己找借口,做一些与目标无关的事情妨碍自己的成功。因为这样可以满足我们虚假的“自尊心”呢!
如果我们能够打破这种障碍,我们的目标还会有多远呢?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