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全书的精髓在于它有机地组成的一个哲学体系——或揭示事物发展规律,或阐明君子立身准则。
它是一部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奇书,对后世影响深远。只要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我国历代圣贤先哲的思想有许多都源于《周易》,与之一脉相承。
读书,可怡情,博闻,长才。若为长才计,读《易》是最佳选择。
读书,最关键的是用情,若不能倾注以真情,与古人交心偕游,则必难以深入,难有创获。
所谓源者,乃最初之发端,最丰富之蕴蓄。有源必有流,源之所开,于是乎有洋洋大观之流,于是乎有浩浩荡荡之江河湖海。把《周易》哲学视为中华民族智慧之源,无疑是至为可取的认识。
《礼记·经解》说过:“其为人也洁静精微,《易》教也。”
孔颖达疏曰:“《易》之于人,正则获吉,邪则获凶,不为淫滥,是洁静。穷理尽性,言入秋毫,是精微。”
孔氏的分析,固有见地。我想,若再细思之,这“洁静精微”四字,又大有文章可做。洁者,一尘不染,通体清澈,一片冰心在玉壶之谓也;静者,涵咏沉潜,闲适乐天,万物静观皆自得之谓也;精者,纯粹不杂,坚确不移,炉火十年磨一剑之谓也;微者,洞识机玄,得失无度,别有天地非人间之谓也。总此四言,便是《易》之哲理内核,《易》之精神,《易》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