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文章想到该写写自己以前读过的书。倒不是说自己读过的书有多少,有多好,而是想说说我读书的来源和相关经历。
小学阶段
小时候,家里并没有藏书。我看的书几乎都是借的,除了有三四本是妈妈在我的要求下买的。
有记忆的读过的第一本书,是学校给姐姐发的《红岩》,那时候我大概一年级,自己还不认识几个字,就追着爸爸或者姐姐让他们给我读,(小时候妈妈每天是在忙各种家务的)。双枪老太婆,小萝卜头的故事听得我如痴如醉。
等到我自己能够独立阅读了,看过一个阿姨家的书。我们两家关系很好,经常走动。她是老师,家里有两个儿子,二儿子比我大一岁,有智力问题,但是并不影响他妈妈买书给他。我记得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都是从他家借来看的,还有介绍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图画书。《海的女儿》就是那时候读的,很感动,很伤感。
后来我看过一些小人书,是我四舅带来的。他本是开公交车的,为什么有一阵卖小人书我是记不得了。不过有书看,我还是很高兴的。一些关于唐太宗的传奇故事还挺有趣,我现在还记得《唐太宗游春》里面的线稿插图,很中国风。程咬金,魏征,是我那时候认识的。以人为镜也是那书里的句子。
小学时候,我家离学校很近,我写字相对比较工整,老师会让我放学后留下来,在黑板上抄写数学题,等第二天早上大家来了做。一次,一个男同学上课看武侠小说被老师没收了,老师居然就把它放在讲台桌里面,刚好便宜了我。每晚当放学后,写完黑板题,我就看一部分那本书,大概用了没几天,我就把那书看完了。甚至有一天看到天快黑了,爸爸担心来学校接我。那本书叫《三盗九龙杯》。
还有,小时候家里住的楼房,楼下开饭店,楼上空闲着放些杂物。里面有一个箱子里面有几本书,大概是爸爸的。我翻出来一本《舟山大奇案》,砖头一样厚,也几乎被我看完了。白天爸妈忙店里生意无暇顾及我,我便钻上楼,甚至可以一天不下来。那时候家里是自己烧的土暖气,楼下热,楼上没烧很冷。我在上面冻的啊,手脚都快僵了也不下来,累的眼睛酸酸的哗哗流眼泪也舍不得歇太久。
后来姐姐向同学借书回来看。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和姐姐住楼上,我俩窝在被窝里,两个人看一本。姐姐看得快,我看的慢,于是经常出现一个画面,就是一人手在中间捏书页,两人歪着头分别从两面看。甚至会用被子蒙住头用手电在里面看书,不记得为什么了。偶尔爸妈会上来看看我俩,我们会迅速收起书装睡,等他们下楼去再重新看起来。记得我在被窝里我看过《皮皮鲁与鲁西西》《舒克和贝塔》。现在觉得那时候好傻啊!
中学时期
等到我上了初二,姐姐上了高一,她就会从学校图书馆借书回来了。我也很高兴的跟着看。每个假期她可以借回来三本书,记得比较深刻的是《福尔摩斯探案集》,情节记不得了,只记得福尔摩斯很神,他的助手叫华生。有一次,他问华生门外楼梯有多少级台阶。
从小学到初中,学校征订杂志,我都定了,基本都是中学生作文之类的。我还算同学是这类书比较多的呢。很多同学是不订不看的。还有就是爸爸喜欢听评书,我和姐姐也跟着听,直到初三要中考才不让听了。我记得我自己曾算过,共听了约20部评书,这或许也是我对中国古典文学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吧,爸爸不小心启蒙了我。这虽不是读书,但是的确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我无书可读的遗憾。(小时候我和姐姐眼睛都不好,家里除了过春节看几天外平日是不看电视的)。再有,每学期开学我都要把姐姐和我的语文书先从头看到尾,感谢爸妈给我生了个姐姐。哈哈。
直到中考结束前,我没有自己买过书。中考外出考试,妈妈给了我一些零花钱。我用来在书摊上买了三本书。其中有一本最厚最贵我最喜欢的各大文豪的散文集,书名记不得了,我还没来得及仔细读,一个朋友反复的央求我把这本书送给她,我便送给她了。补充说明一下,这个同学姐妹三人有两人是和我同班。她是家里最小的。她们是后妈,亲妈如何了不得而知。她家比较贫困,她中考就不想报考了,我反复劝她一定要参加中考,还跟妈妈要钱,替她交了报考费。所以当她张口向我要书的时候,我没办法拒绝她,虽然我也没什么书读。
等我上了高中,还是没书可读。学校没有图书馆。高一那年,我跟同学去了一家租书店,在众多言情武侠书中,我发现了一本书《穆斯林的葬礼》,直觉告诉我这本书好像是本很有名的书,跟别的书不一样。我便租下来了。书真的很棒,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阅读一本名著。情节已经忘记了只记得那个假期我读书读的痛哭流涕,酣畅淋漓。我记得从那书里,认识了一个字,殇。记得了一个对联,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租那本书,我花了五毛钱。
后来我又租过一本《简爱》,还买过三毛文集,和张爱玲的书。除此之外,我的高中时代,便只剩下卷子和考试题了。
大学年代
等上了大学,念了中文系,我居然没有想象中的大规模阅读,这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我大学时期并没有到处去玩,也没有约会恋爱,更没有逃课。我常去图书馆,也会每天在自习教室坐到大爷喊:“封楼啦”,才回到寝室。甚至,我都没有去看5毛钱或是一块钱一场的校园电影。但是,我并没有读很多书。那时候我经常发呆,时间便无情的溜走了,只给我留下了一个苍白的大学时代。
大学的时候,我很困惑,很迷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也没有老师来指导我们。我那时候自己说过,大学的可贵在于自由,大学的可恶也在于自由。对于不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和梦想的迷茫的我,从来都是被动完成任务的我,彻底蒙了。好在我没有变坏,可是我也没有变得更好!那四年,我不记得我读过什么了。只记得,我买了几本《疯狂英语》杂志,居然有一个同学因此觉得我品味不凡。(汗)
噢,对了,大学时候我很少买衣服,买过一些成套的大部头,是很精致的盒子,内有黄色绸布包裹的线装书,比如《中国通史》之类的,甚至还有选编本《四库全书》,可见那时候我多么不会买书啊!!!那些书成了鸡肋,我从来没有读过,又舍不得扔掉。
大学时候倒是假期回家时能静心读书。寒假赶上春节家里饭店也歇业不干了。这是家里一年中难得的清净时光。每天吃完饭,我会到一个固定的桌子前看书,每天看几次,几天读完一本。《傅雷家书》是那时候读的。
说来好笑,每个假期我都会背一大背包的书回家,雄心勃勃的都要读,把自己累的半死的挤火车,甚至有一次开学返校,因为书太重,背包背带断了,我只好抱着,好不容易几经波折来到校门口,才碰到同学帮我把书包抬回寝室。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后来我才慢慢吸取教训,每次只带一两本书回家做心里安慰罢了。
工作后
工作后,我自己可以支配的钱多些了,思想也稍微成熟些了,便开始了我买书看的历程。当当,卓越亚马逊是我的主要购书阵地。到现在,主要是当当,有时候是京东,亚马逊不知何时起不再使用了。我的时间少了很多,买的书,却大部分都读了。
现在呢,有了比我更爱买书读书的先生,而且我们兴趣相近,不愁没书读了。但是,整日上班带娃时间更少了。不过一切都是暂时的,加入了自控力学院,我想我应该可以慢慢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书痴。
现在的我,继续爱书,理性买书,挤时间读书,想办法用书。就让书来成就一个越来越好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