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声色,马上大三了✌
大二结束,然而并不期待大三。在我看来,大二是最好的年级了,已经熟悉大学生活,并且不必考虑未来。虽然如此,还是想抓住大二的尾巴,在暑假有完美的收尾,虽然写的这些都是曾经发过的朋友圈。
1.大一就能考过四六级,为什么要拖到大三大四?
偶然的机会,听到即将离开校园的大四毕业生抱怨:我都要毕业离校了,却还要回来考英语四级。
其实,越长大愈感觉时间成本是不可忽视的,某些证书一次没有考过丧失的可能不仅仅是一次机会。
我们总有抱着一种“下次还可以考”的侥幸心理。可仔细想想每一次考试,哪次不是考完就忘记了?下次再备考,书还是要从头翻起,复习过的地方要重新复习。这就意味着之前为此付出的时间精力被清空了。
所以爽快一点。要么就考过,要么别考。
2.你要有自己的节奏
发这条朋友圈的时候正是初级会计考试之前的一个周末,原本和同学约好一起复习,后来因为事情繁多,我们各自忙碌在自己的世界里,最后任性的在操场跑了一圈作为结束,除了抱怨自己考试及学校社团的诸多不顺,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这句话:你要有自己的节奏!
你要有自己的节奏,不能轻易被被外界打乱,别人是快是慢、是好是坏,与你无关。你能做的,就是把控好自己的节奏。“热闹是她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3.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情,对时间有掌控感令人心安
上课玩手机,宿舍打游戏。这样的场景我再熟悉不过了。后果可以预料:收作业和笔记的时候狂补、期末复习的时候面对的是空白的书本,并且没有任何复习资料。
有时看似是漫不经心的行动,其实心里早已有一个大概的规划。对时间有一种掌控感让人心安,忙碌阶段更是习惯用笔在纸上规划着各种事情的安排及完成日期。
玩的时候好好玩,学的时候好好学。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最怕学的时候想去玩,玩的时候又有愧疚感。
不要企图将学习作为逃避某些事情的借口。因为,严格意义上说:学习和任何事情都不冲突。还可以这样说:“你的学习需要调节剂。”
4.为什么要牺牲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去满足别人的需求?
可能真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能够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很少。大家的价值观大同小异,甚至多数人惊人的一致。那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有义务为你做任何事,除了父母!”
所以我周围的现状基本是:有事可以说,但被拒绝的情况也很多!就是那种不用找任何理由搪塞你的那种拒绝,平心而论,相对于其他,这其实是拒绝的一种很舒服的状态了。喜欢那种不带任何理由任何色彩的拒绝。
当然,这种情况也是有一定成因的。这学期,从五月份开始一直处于忙碌的状态,即使是什么证都考不下来也是异常忙碌。互相理解吧。
5.该放下手机的时候就放下手机吧
放下手机的好处很多啊,最普遍的就是远离辐射,早入睡眠。
能放下手机,不关注手机qq消息的时间很少吗?接近学期尾声的时候,几乎时刻关注着班级群的消息,甚至都把学委设成了特别关心。
平时在工作学习中,用手机的情况已经很多了,所以在图书馆或者晚上临睡前的时候尽可能的放下手机吧。
对于手机,我唯一自豪的一点是:对游戏没兴趣,对综艺不关心,对电视剧也不上瘾。放不下唯独是小说,但不喜欢言情。
6.珍惜那个愿意听你讲废话的朋友
时间宝贵,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和你讲废话,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让你消磨她的时间的,废话更不是可以和所有的都讲的。
越长大越需要小心翼翼,包容那个可以和你说废话的人,因为,你在她的心中占有很高的位置。
7.永远不要犯无法挽回的错误
犯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哪个人没犯过错误,谁不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呢?但千万别犯对人生有污点又无法挽救的错误。
8.忙碌是一种习惯,堕落也是一种习惯
突然努力起来一定很累,但突然闲下来才是真的无所事事。在快要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惜,才会去想从前做过的每一件事,有后悔,也有小确幸。
既然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那就千万别放弃了。
9.喜欢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
我把很多人放在了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位置上,没有排出一二三四五的位置。
逛外环的时候,我和某人说过:“我少数时候理性,多数情况下是感性的。如果某件事是我的感性驱使我做出决定的,要不就说明这个人比较重要,要不就是这个事属于可做可不做的状态。”
吴晓波有篇文章叫做《所有的青春都是在为中年做准备》:
“所有的青春都是在为中年做准备,年轻的你可能未必会同意,但我经历过的事实正是,在这个中年的午后,你能够安心坐在有春光的草坪上喝一杯上好的龙井茶,你有足够的心境和学识去读一本稍稍枯燥的书,有朋友愿意花他的生命陪你聊天唠嗑,你可以把时间浪费在看戏登山旅游等诸多无聊的美好事物上,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成本的,而它们的投资期无一不是在你的青春阶段。”
以后的从容,都是需要投资的。
时间过得真快啊,大学已经结束一半了!
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