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怪,我原本是个极不喜欢社交的人,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有一段描述:
“我这个人是那种喜爱独处的性情,
或说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
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
独自跑步也罢,
写文章也罢,
我都不感到无聊。
和与人一起做事相比,
我更喜欢一个人默不作声地读书或全神贯注地听音乐。
只需一个人做的事情,
我可以想出许多来。”
用在我身上也再恰当不过,很多时候能一个人做的事定是一个人做了,比如跑步、看电影、逛街、读书等等。
不热衷于需要多人参与的事,尤其是在网络上和别人互动,干脆缺乏热情。
但没想到的是,就这样一个人,居然在2020年1.2月份当了这个写作班里的小组长,日常为了“捧场”,还时不时会在群里说说话。
刚开始的时候,纯粹是“捧场”啊,捧的极不自在,每逢班会,便会跟某人戏称,“传销组织又开会了”。
可这么捧着捧着竟也假戏真做了,两个小时的班会,全然乐此不疲,有时还会在结束时感到意犹未尽,呵…真是万万没想到。
班长可能看我互动也算合格,某天找到我,问我愿不愿意当4月份的值月生。我看着信息纠结了半天,值月生,又要组织班会,又要干这又要干那,但最关键的,我不是善于社交,能和大家打成一片的人啊。怎么办?犹豫了半天,既然人家提出来了,总不好意思拒绝吧,我就那么“半推半就”地答应了班长,做4月份的值月生。
天有不测风云,2月下旬的一天,班长又找到我,有些特殊情况,看我能不能提前到3月做值月生。
犹如一道晴天霹雳,我原本打算在3月份再仔细梳理梳理,琢磨琢磨怎么做值月生的工作,这一下提前了,意思就是空手上阵呗。一咬牙一跺脚,迟早都是干,没经验就没经验,没准备就没准备,做到什么程度就算什么程度吧,我答应了班长。
3月很快到了,我从小广播手里接管了值月生群和班级群。有了前两个月的小组长经验,我盲目地认为不需要严格地去催作业,所以作业日,只是简单地在值月生群里提了一下。但是期间自己隔三差五地刷班级作业统计,哎,怎么还有这么多人没交作业…啊,又有两个人交作业了…哎呀就剩20个人没交作业了…11:41最后一次刷手机,还剩11个人没交作业,当时处于干着急的状态,因为不知道自己除了来回刷还能做什么,心里想的是等到12点看看什么情况。
可意外发生了,我居然睡着了…第二天醒来,赶紧看了下作业统计,心里五味杂陈,第一次当值月生,就让指标下滑,哎,怎么交代……好在班长也没说我,值月生群里也依然如故…我开始想,下一轮作业该怎么办…
一边想一边在群里互动一边再为作业日之后的班会做准备。这一期,希望能鼓励更多战友,所以奖项设置为由战友提名优秀文章奖。因为我曾被鼓励过,所以深知鼓励的力量,但战友们是否愿意参与进来,一切都是未知。
3月9日,在群里号召大家“爱要大声说出来”,战友们的配合度其实很高了,每看到石墨文档里,多出一条推荐信息,就会露出一丝老母亲般的欣慰的笑容。
计划第二天开班会,所以得把奖状做出来。开电脑,打开上上周提前准备好的模板,往里填充内容。顺便打开石墨文档的接龙,看看这些优秀文章。
没拉窗帘,屋外是静谧的夜。读完一篇,再点开另一篇,不急不缓,不为点评,没有目的,一瞬间,那些文字跃然纸上,我仿佛看到了文章背后一个个特点分明的人、我之前不曾感觉到的人。想起若木战友曾说,这里是他的秘密花园。
时间过得真快,读完文章,做完奖状,想想流程,通知伙伴…已近十点半,收工,去洗漱。泡脚的当口有感而发,写下这篇记录。一晚上没做自己的事,但心里居然是开心和满足的,想想也不可思议。
对于一件事情,可能真是参与程度会影响人的喜好吧。我开始期待明晚的班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