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要钱还是要生活》,于是又开新坑。其实我《会走路的钱》的还没看完,这样好像不太好哇。弟子规中说: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可是就是忍不住。还是身由心动,想看哪个就看哪个吧,反正看了总比不看好。
一、什么是财务自由?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曾经说过:“人所渴望的不是富有,而是比别人更富有。”换句话说就是,当我们达到了富有的程度,一旦有人比我们拥有的更多了,那我们就不再富有了。所以财务自由与富有无关。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心理和财务上都自由。即:真正的财务自由,就是摆脱对金钱的迷惑和恐惧,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们可以将财务自由的人分成三类:忍者、极简主义者和自给自足者。
1、忍者要么喜欢节约、要么喜欢存钱。
前者会讨价还价、收集优惠券、白嫖薅羊毛...把节约做到极致;后者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这个月的存款余额超过上个月,打开存钱的「正确姿势」。
2、极简主义者,又被称为「断舍离专家」。
他们物欲很低,比起物品,更注重体验,注重提升物质之外的东西,比如精神、心灵。
3、而自给自足者和极简主义者正好相反,他们喜欢在物质的世界遨游。
不在乎钱,盖房子、种地、烹饪、园艺、创造发明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生命,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可能他们看起来差别很大,但这都是财务自由的正确打开方式。
当然,财务自由的类型也不止于这三种,你完全可以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遵循这背后的逻辑——与金钱建立自觉、清晰、有主动权的关系。
二、金钱就是生命能量
金钱是我们花时间赚的,而时间就是生命能量,那么就可以得出:金钱就是你用生命能量换取的东西。弄清楚金钱就是生命能量,你会成为金钱的掌控者。你就会知道,自己愿意用多少生命能量来换取金钱。
那么我用生命能量换了多少钱呢?
假设一个人只能活80岁,我还剩45年,也就是40万小时,工作时间一半,只有20万小时。
然后再计算我上班花的生命能量,上班时间、通勤、上班购买的服装、通勤费、午餐费、精神损失费等等。
比如工资是6000,精神损失费、服装费、耗损费、这些为了上班的辅助花销,可能只剩下4000了。
然后上班一天8小时,通勤2小时、穿衣服心理建设这些每天1小时,加起来每天上班是12小时,每月132小时
4000除以132后才是真正的时薪。即:30元/小时。【0.5元/分钟。一元钱2分钟,即1元等于2分钟中的生命能量】
这意味着什么呢?下次买一个30元的东西,可以想一想我得到的充实感、满足感和价值与所消耗的60分钟的生命能量相称吗?
所以当我们找工作或者准备跳槽时,可以将「实际时薪」作为一个考虑维度,看看你是否满意。如果通勤时间更长或着装要求更高的职业,实际上恐怕还不如薪资较低的职业挣得多。
二、节俭
节俭不是抠门。节俭是指,让你的每一分钟生命能量和你所能使用的每一样东西,都很好地体现了价值。
比如:如果你有10条裙子但还是觉得没有裙子穿,那你恐怕是一个强迫性购物狂——获取的快感强于使用的愉悦。但如果你有10条裙子,但你每一条都喜欢穿,那你就是节俭的。所以,衡量节俭不是看你拥有东西的多少,而是看你是否享受了你拥有的东西。
「精打细算」没有什么不好,金钱是我们的生命能量,把它浪费在不能带给自己愉悦的东西上才是不明智的选择。
我们要尊重在物质财富上投入的生命能量,通过谨慎消耗来节省分分秒秒的生命能量,那是自尊自重的极致。
三、实操的方法:
知道了上述内容,我们怎么做到,没有财务自由,也能提前退休。
第一步 坦然接受过去
第二步 活在当下——追踪你的生命能量——核实你的总收入;
第三步 构建月度表——计算生命能量小时数;追踪你生命中进出的每一分钱;
第四步 思考能改变你一生的三个问题
第五步 让生命能量清晰可见——绘制每月的收入和支出对照表;
第六步 学会在选择时注重生活质量甚于注重物质水准——尽量减少支出;
第七步 珍惜你的生命能量——尽量增加收入
第八步 每个月对你的累计资本总额进行计算——计算月度投资收入;
第九步 了解并熟练掌握长期创收投资,对财务进行管理——进行投资,维护财务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