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装懂”的尴尬,着实非常困难。
那么,无论我们是无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还是有意识地隐瞒事实,为什么我们总不愿意承认自己不懂呢?
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总是构建在他人反馈的基础之上。
认清真实的自己
想想你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的评价,或者致力于满足他人的期待?这种取悦并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无非是为了让自己对自己更满意而已。当你常常看到真实的自己,并接受真实的自己时,就自然没有必要再活在他人的意念之中了。
不装,有利于你在认清自己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所以别装,千万别装。
道理我都懂,只是懒?
道理我都懂
最近几年,我们常常听到两句话:一句是“道理我都懂,只是懒”;另一句是它的变体,是“懂了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听起来很让人沮丧,想来也是,懂了这么多道理,结果没什么用,该懒还是懒,提升不了行动力,自然也就改变不了人生的现状。我们常说格物致知很重要,不禁让人感叹,致知和明理究竟有何用处?
致知和明理自然是有用的,而且很有用,但判断有用和没用是有前提的,也就是你以为自己道理都懂,是不是真的懂?如果明明不懂却以为懂了,最终却怪罪于道理没用,这就有点无理取闹了吧。
你们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判断某个道理自己是不是真懂、愿不愿意懂、值不值得懂的标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