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伦之战:他的不朽从那里开始1793
1793年,对拿破仑来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科西嘉岛同样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是非场所,各派力量斗争激烈,拿破仑与童年偶像保利因政见不同而最终决裂。加之在双方的斗争中兵力悬殊而导致的军事失败,最终他被迫带着全家离开故乡,漂泊到法国本土。
1793年6月11日,拿破仑和全家的人离开科西嘉,登上法国军舰。两天之后,他们踏上普罗旺斯海岸,来到土伦。
起初,母亲莱蒂齐亚带着孩子们住在土伦城效拉瓦莱特,后来住在马赛,生活一贫如洗。谁能想到,拿破仑的姐妹们,未来的托斯卡纳公爵夫人和那不勒斯王国王后,都曾和马赛的洗衣女们一起洗衣。
而土伦,将是拿破仑一生中的重要转折点,由此开始了其一生宏伟的军事指挥生涯。
1789年,法国爆发了震撼整个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大革命。这场革命的锋芒,不仅指向以路易16为代表的波旁王朝和他们的反动统治,而且指向整个封建贵族阶级和封建专制制度,因此,引起了国内外封建势力的强烈对抗。
1793年2月1日,英国、普鲁士、奥地利、荷兰、西班牙、撒丁、那不勒斯等国,组成了第一次反法联盟,一起进攻法国。
土伦,这个位于法国瓦尔省南部地中海海岸的城市,当时虽然只有几平方公里的城郭和十余万居民,却是法国南部的一个重要港口,是一个良好的海军基地。不论对法国来说还是对欧洲列强来说,都是令人瞩目的地方。因此,在英国和西班牙的军队进入之后,那不勒斯、皮埃蒙特和直布罗陀的军队也都相继踏进这个港口。
1793年9月上旬,法国国民公会任命纨绔子弟卡尔托为将军,作为土伦前线部队的司令官,负责平定叛乱。卡尔托过去是个画家,对军事事务无知到了可怕的程度,而且特别愚蠢,战士屡屡不顺。
在一次战斗中,法军虽然取得了一些战果,但这个部队的炮兵指挥官多马尔坦上少校却不幸负伤致残。
而历史在这个时候选择了拿破仑。
此时,拿破仑奉命调往一个海防部队服役。后来被派去向阿维尼翁运送炸药,他经过马赛准备返回部队,命运在此改变了。
在拿破仑刚好路过革命军部队驻地时,他的同乡、老朋友,国民公会的特派员萨利希蒂推荐年轻的拿破仑接替了多马尔坦少校的职务,担任土伦平叛部队的炮兵指挥官。
这一任命很快就得到巴黎军事当局的批准,就这样,波拿巴出现在被围困的土伦城下。谁也没有料到,正是这样一个偶然的机遇,使拿破仑获得了一个初试锋芒的舞台。
拿破仑在23岁开始其军事指挥生涯时,不仅拥有异常全面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由于博览群书并从方兴未艾的法国革命和科西嘉人惯用的阴谋诡计中吸取了经验,充分具备了的治国才干。
拿破仑作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是能展开非凡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为了改变炮兵的落后状态,他不顾旅途的疲劳,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
首先,他想方设法搜集各种火炮。在不长的时间里,便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近百门大口径火炮,其中有远射程的臼炮,有发射24磅炮弹的大炮,还有大量的弹药。接着,他派专人搜集一切有用的军界器材。
拿破仑不仅是一个出色的组织者,而且是一个条理清晰的实干家。他经常深入土伦前线,和士兵一同起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士兵,激发他们的干劲和战斗精神。
拿破仑不赞同正面进攻的作战方案。那么夺取土伦的最好办法又是什么呢?
拿破仑提出:"炮队的将军将在三天之内摧毁土伦,三天以后,我将分三个纵队进攻土伦,并将占领它。"详细而言,即是应该首先集中主要兵力,攻占港湾西岸的小直布罗陀,夺取克尔海角,然后,集中大量火炮,猛烈轰击停泊在大、小停泊场内的英国舰队,切断英国舰队与土伦守敌之间的联系,迫使英舰撤出港口。
如能这样,则土伦守敌在退路、援兵及火力支援不足的情况下,必然不攻自破。这时,法军即使只有不多的兵力,也可以迅速攻占土伦。
拿破仑还进一步提出,为了使英国舰队无法立足,法军攻占小直布罗陀和克尔海角之后,应立即在海角各设一座大型堡垒,并且应分别配置火炮,构成足够的火力密度。
拿破仑这一大胆而新颖的作战计划,显示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与会人员惊叹不已。但是,要让卡尔托将军接受这个计划,却不怎么容易。
所幸拿破仑吸引了国民公会的两名军队代表,他们一致支持拿破仑的设想,依靠他们的协助,他悄悄的排挤了卡尔托,取得了对军队的控制权。并且,据此拟定的新计划很快获得批准,拿破仑因此受命担任攻城炮兵的副指挥。
11月下旬,正当法军的进攻准备业已就绪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
原来,不久以前,拿破仑率领士兵在小停泊场的北面秘密构筑了一个炮兵阵地。但是,有人头脑发热,竟然擅自命令士兵开炮。他们不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是使炮兵阵地彻底暴露,更没有想到,因此而闯下了一场大祸。
第二天拂晓,土伦联军总司令率领7000人向西北方向出击,接着占领了这座炮垒,拆除了所有的大炮。敌人的这一行动破坏了法军预定的进攻部署,并给西线法军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这次战斗中,拿破仑表现的十分镇定,他一面沉着指挥炮兵,掩护部队有秩序的退却;一面积极牵制敌人,掩护杜戈梅将军迂回敌人翼侧,另外,他还亲自率领一支部队沿着一条隐蔽的通道,插入敌人战斗队形中间,给敌军造成很大的混乱。
混战中,拿破仑还意外地活捉了联军指挥官。这时,法军主力在杜戈梅将军率领下迂回到了敌人右翼,并且直接威胁到敌人的退路。联军害怕被歼,纷纷溃退,逃回土伦要塞。法军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乘胜追击,趁势恢复了全部阵地。
炮兵小指挥官拿破仑正在军队里大放异彩,大家都有目共睹,他有条不紊地治理混乱。在战斗中,他用自己炽烈的热情点燃了所有人,以自己的勇气感染了所有人,指挥时他是运筹帷幄的将军,作战时他是奋不顾身的士兵,跟士兵吃着一样的黑面包,睡着一样的干草堆。他知人善任,慧眼识英雄。
围攻土伦的日子终于临近了,法军使用45门大口径火炮,集中地向小直布罗陀猛烈轰击。法军用猛烈的炮火整整轰击了两天两夜,直到16日晚才真正发起冲击。
这天晚上,海风呼啸,大雨瓢泼,寒风刺骨,电闪雷鸣,黑暗和恐怖笼罩着整个战场。午夜一点钟,在杜戈梅将军的指挥下,法军6000人从南北两翼开始攻击,向小直布罗陀扑去。
战斗一开始,双方都打得非常激烈,转眼间,大批士兵倒在血泊里。法军再次发起冲击,但是又一次被敌人的火力压了下去。
当时,法军有些绝望了,许多官兵开始张皇失措,似乎进攻难以为继。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拿破仑率领预备队冲上来了。拿破仑从来没有像在土伦围城时这样勇敢,身下已经有三批坐骑被打死。头上有飞过的子弹,他却不为所动,不离开阵地一步,脸不变色,只是不断大喊:"你们小心,炸弹!"
拿破仑冲上来之后,立即命令炮兵大尉米尔隆率领一个营实施迂回机动,出敌不意地从梭堡的后门攻入小直布罗陀堡。
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天色大亮,敌人感到大势已去,放弃了毫无意义的抵抗。17日上午十时,法军在调整部署以后,再次向敌人发起进攻,又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终于将敌人全部逐出了克尔海角。这样,法军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激烈搏斗,终于使三色旗飘扬在小直布罗陀和克尔海角的上空。
在这次战斗中,拿破仑由于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以致身上两处负伤。
由于小直布罗陀的失守和英国舰队的撤退,土伦的防御开始崩溃。17日下午,联军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放弃土伦。
收复土伦在政治上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军事上的意义。它不仅有力地打击了保王党分子的叛乱活动和反法联盟的侵略气焰,更重要的的是,它向国内外企图推翻资产阶级革命政权的反革命势力表明,雅各宾专政有着强大威力。
收复土伦之后,法军在其他战场上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终于将外国干涉军从共和国的领土上全部赶了出去。
一个如此重大的战役行动,竟然按照一个年轻指挥官提出的方案来组织实施,当时似乎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后来的结果表明,正是这个普通而又出色的计划,大大影响和改变了整个战役的进程与结局。
拿破仑在土伦战役中显示的胆识和才干,尤其是敏锐的战术眼光和组织指挥才干,赢得了一致的赞誉。一份上呈革命政府的报告中说:"用文字无法形容拿破仑的功劳。他有伟大的知识以及同样伟大的智慧和勇气,而这些话用来形容这位稀有将才还不过是一种空泛的描写而已。"
特派员萨利希蒂对拿破仑非常喜爱,在他的举荐下,年仅24岁的拿破仑在土伦战役后的第三天,即由少校破格提升为准将。
一次成功的尝试造就了一个划时代军事家的脱颖而出。从此,拿破仑波拿巴步入了世界历史的舞台,开始了自己大展身手的一生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