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想看这本书主要是看到粥左罗的名号,另外还在当当阅读上买了他的另一本书《学会写作》,大约的看了一下,应该还是很有意思的。但看了这本《公众号运营实战手册》就真的没看到多少东西了,这让我很头疼。毕竟作者可是公众号运营的大伽,可是能做到2000万粉丝的人物啊。可不得不说,这真是一本公众号运营入门教科书,除了标题,里面可学习的东西真不多。
这书的特点是,把公众号的方方面面都说到了,几乎可以说是入门最全面的书籍,写作手法也不见得有什么特别,典型的用户手册式说明书。基本就是标题就说明了他想说,看了每个小标题基本就可以大致明白他想说什么的,最让我郁闷的是,那些方法,真不见得有多少新意或者说特别之处。随便举个例子,用户阅读的六大心理特征:
“
我要知道得比别人快
我要知道得比别人多
我要知道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我要读有用有趣的内容”
这说实话,稍微想一下就知道了,每个人阅读不就为了获取的资讯快些,多些,不同或者有趣。真的好简单,好直白,连想看他这些小标题下的文字都完全没欲望。
虽如此,但这书确实列得详细,面面俱到的。我甚至认为这应该说粥左罗刚开始运营公众号时给自己做得的说明手册。
对于该书的价值,怎么说呢,像说明手册,看过了懂了基本可以扔掉,这不是说以后忘了可以找回来看,而是说里面的东西太简单了,以至于都不需要留着这书以便日后查看。
以下是摘录的一些有用的句子:
做传播最重要的原则是不去想传播,跳出来,回到问题的本质,你想要影响哪些人,你就去想他们日复一日的痛苦是什么、焦虑是什么,你去理解,然后提供解决痛苦和焦虑的办法。这些都做到了,你的内容传播就一定是非常成功的。
用户运营无非就是引导用户投票、点赞、评论,做用户社群、线上线下活动等,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你能够日复一日地认真执行下去。
没有输出的输入是没有价值的。输出是一个提炼、归纳、总结、重新演绎的过程
热点关键词+内容定位+用户痛点
第一问:我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用什么身份标签比较好?第二问:我写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什么观点,这个观点可以引发哪些用户的共鸣?第三问:用户读了我这篇文章能有哪些收获?第四问:文章里有哪些比较典型的场景是大家都经历过的,是否要通过描绘这个场景来增加用户的代入感?用这个思路逐步分析,并将最后提炼出的结果放在标题中,一个优质的标题便就此诞生。
人类所有缺点的根源,不外乎这七宗罪。既然如此,新媒体文章标题当然也可以按照这7个维度展开。
认知成本和传播效率成反比。
多用短句、学会断句、少用复杂长句,还有要多用大众常用字词,少用或不用生僻字词,坚决不用大多数人都不认识的字词。
标题中要多用“你、我”这两个字
精彩程度不变的情况下,标题越短认知成本就越低,传播效率也就越高。
行文刺激用户产生疑问,句子与句子之间、段与段之间、小标题与小标题之间、不同模块之间要遵循一个大逻辑:让用户的疑问持续地发酵。
内容模块化,多提炼些小标题,让文章看起来有层次感
导语或摘要模板:
模板一:这是我看到的关于×××最好的一篇,没有之一。
模板二:这篇文章如何如何,就是写给你的/推荐给你阅读。
模板三:你是否也经常怎样怎样?你是否也经常有这样的疑问?这篇文章会告诉你答案/会给你解释/会颠覆你的认知。
文章内容的场景化。内容场景化的关键在于:讲故事、说案例、描述具体细节。
正文用14至16号字体,小标题用16至18号字体,注释性文字用12至14号字体。并且,不要使用斜体
常见的标重点的方式有:·需要重点突出的单独列出。·标注特殊颜色(品牌色)。·字体加粗、字号加大。·使用特殊排版格式。
一定要自己写摘要,并且尽量保持在10个字以内,不要超过15个字
当出现数字、英文单词、字母时,前后要空一格留白。·英文排版时,逗号、句号之后都要加一个空格留白。·摄氏度、度量单位、百分号等,前面不加空格。·货币标志、正负数符号后不加空格。·数字与日期之间不需要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