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宁远21岁女孩李某某9月4日在峨眉山景区金顶跳崖身亡,随着跳崖视频和她留下的遗书被大量转载,至此“关注抑郁症群体”成为当下热门话题。一时间,很多朋友在朋友圈奔相告急,大声呼吁,希望家人和朋友可以远离抑郁症这种可怕的疾病。
1. 从围观说起
视频中,在李某某准备跳崖的前几秒,很多游客在叽叽喳喳焦急地劝着:“过来,过来,快回来!”,“来来来,快回来啦!”,“听听我们的话,好不好!......”围观的劝慰声中充斥着恐惧,是自身对死亡的深深的恐惧,而我却看到了极美的画面:“这种极致的凄美想必在逝者脑海中已经无数次地演练过,能在云烟缥缈的峨眉山顶,轻轻一跃,就能结束心中的痛苦和绝望,这是多么完美的一幕啊!相比钢筋水泥,污浊的河水,至少浩渺的深渊是纯洁的。迷雾中或多或少还有一丝神秘,宛如仙境,也许能像小龙女跳崖那样,在洞底奇迹般地活过来,进入人生的另一段神奇之旅。回去?哪还有回头路?”
这是我真实的感受,虽然不能代表逝者的想法,但是在过往与抑郁症抗争的12年中,以及这两年咨询的超过50位抑郁症患者的经历中,我想我的个人感受能代表她部分真实的声音。可能很多人会批判我这种想法,觉得我没有怜悯恻隐之心,不懂得尊重生命,不理解他人的痛苦,甚至玷污了心理咨询这个行业。如此云云,不足为奇,这个解读咱们暂时先搁置一下,请听完我如下的阐述,再做评论也不迟。
2. 什么是抑郁症
“跳崖事件”过后的恐慌心悸之余,我们来好好聊聊“如何与抑郁症患者相处”这个严肃的话题。只有大众对抑郁症有了更深的理解,才能减少以内心的善良之名,而真正起到胁迫抑郁症患者走上绝望悬崖的悲剧再次发生。
抑郁症有哪些症状?症状如何产生?如何消除症状?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让社会真正地跨出从关注到帮助抑郁症群体的第一步。
这些年我总结出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为如下12个字(和心理学对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稍微不同,主要是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抑郁症):情绪低落;与世隔绝;自杀倾向。
和普通的“情绪低落”程度不同,抑郁症临床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悲观厌世,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至多达数月或数年。
情绪的持续低落,会让抑郁症患者感受无助,绝望,内疚并自责。随着内心冲突的加剧,他们会停止参加从前的日常活动,比如说工作和学习,发朋友圈甚至陪家人聊天。最终他们会选择离群索居,与世隔绝,这是他们对抗外部世界本能的防御方式。与世隔绝可以阻断外界的刺激以及由此产生的伤痛,但却越发将自己推向了绝望的深渊。
自杀是一种防御方式,或许可以称之为终极防御。这种防御最快捷,最有效,也最彻底,只不过通过这种解脱方式,会把患者的痛苦转移给其他人。
3. 抑郁症状如何产生
上图是典型的抑郁症患者的肢体表现。大家能联想到什么?是不是像一个婴儿?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的词汇叫做退行。
退行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来降低自己的焦虑。
弗洛伊德举了一些例子:有一个儿童,本来已经学会了自行大小便,但是突然开始尿床。为此,其母烦恼异常。经过仔细分析,才了解到这家最近添了一个婴儿,母亲把全部精力放到这个小弟弟身上。成人也常有退行现象。例如男性的抽烟,通过对温暖细腻的云烟吞吐,来获得婴儿期吸吮妈妈乳头时的安全感,以此来缓解现实的焦虑。此外通过暴饮暴食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也是典型的口欲期退行的表现。
因为剧烈的内心冲突,抑郁症患者把自己退行到类似婴儿的状态,现在大家明白了这只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和保护。如果真想帮助他们,首先得以患者的真实感受为中心,他们的感受是真实的。反之如果,仅仅站在正常人的角度,去鼓励病人要坚强,多与人交流,不为自己着想,也要想想家人......如此这样去开导他们,无异于揠苗助长,对患者起不到任何帮助作用。出现退行,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对这种退行不理解,采取正面鼓励或者指责的态度去“帮助”他们,这样只会加剧患者的内疚和自责。
退行在心理医生看来正是治疗的契机。既然患者退行到了婴儿的状态,那么真正有用的对待方式就是把他们当成婴儿来看。当然啦,并不是指给他们喂养牛奶,而是在精神层面,全然地接纳他们的这些症状表现。这是治疗的第一步。
4. 如何消除抑郁症状
接下来,便是治疗抑郁症最困难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抑郁症发作,除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现实的压力或者刺激之外,患者往往存在一些抑郁症易感的人格障碍,比如说过度敏感,过度自卑,过高的自我期望,过度地自我关注,缺乏攻击性,等等。这些人格特质才是抑郁症发作的根源。所以在心理治疗中,消除抑郁症状并不太难,往往3-5次精神分析就能解决,但是难的是改变孕育抑郁症的这些温床--人格特质的转变(需要20-30次后续分析)。
以上的人格特质并不是天生的(抑郁症患者能体会到一定程度的无辜感),这些人格特质是父母培养出来的。这里先说明,我并没有攻击和指责父母的意思,我相信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只是爱的方式出了问题。中国文化中,“棍棒底下出孝子”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吧,这里我做个衍生,“棍棒”可以象征父母对孩子所有严格的要求,苛责,期望;而“孝子”可以理解为孩子将来对自己的孝顺,自我定位,世俗成就。这样衍生之后,我就可以把这句话改成“棍棒底下出抑郁症”。
每个婴儿来到这个世界,都仿佛耳濡目染了造物主全能的力量,天生携带了全能感(也可以理解为自恋)的“错觉”和需要。在三岁之前,妈妈恰当的照顾,会很好地满足婴儿全能感的需要。如果回应不及时,婴儿的全能感会受到伤害,他们会表现出来“自恋暴怒”,如果伤害进一步加深,比如说妈妈本身有精神问题,无法回应婴儿的自恋需求(比如说对奶水,温度,干爽的衣物,妈妈赞许的眼光,肢体接触,无条件地回应等等)或者出于现实原因,得将孩子寄养在某个地方,一段时间完全隔离开,婴儿的自恋暴怒会渐渐消退,转而变得没有愤怒的情绪,甚至出现木僵。
如果妈妈在婴儿未绝望之前出现,并与婴儿互动,孩子会健康地发展,而一旦婴儿充分在绝望中浸染,这种伤害就变成不可逆的,由于和妈妈关系的“破裂”,他们只能把全能自恋投注在自己身上,在人格层面会表现出日后缺乏安全感,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宁愿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环境没有太多的兴趣等等。
3岁之后,孩子在适当的挫折中形成了自己的和父母的边界,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无所不能的。这个时候并不代表孩子的全能感需要(抑或自恋)会消失,而是他们巧妙地将全能感投注在了父母身上。父母如果能较好地扮演这一角色,孩子的人格会健康发展,如果父母过于严苛,责骂,殴打孩子,或者为了控制孩子,不去理会他们的内心需求,孩子的全能感也会极大地受到伤害。至此,孩子会将在父母身上投注失败的全能感(或自恋)转投到自己身上,变得极为敏感,极端自大,同时又极端自卑,对外界事物缺乏兴趣,过度关注自己上来。
与此同时,因为父母施行的“棍棒”教育,会极度地打压孩子的攻击性,这是抑郁症发作的又一重要原因。弗洛伊德提出人都有攻击的本能,这种本能一方面具有生物学意义,攻击是个体立足于环境的根本:物质,配偶,都需要攻击来获取和保护;另外一方面攻击和人的另一本能--性本能,又是结合得如此紧密。缺乏攻击的性,抑郁症患者也会疏离,其他事情,更会让抑郁症患者觉得毫无价值和意义。没有一定程度的“攻击-性”的唤起,意义是没有意义的。听到这句话,让人感觉人性好悲凉,但是人性不过如此。
“棍棒”下的孝顺来自对父母“淫威”的逼迫。父母得意之余,殊不知自己已经成功地“摧毁”了孩子的攻击性。对外孩子会变现出乖巧,听话,文明,不与人发生冲突,甚至会被人贴上“好人”标签的人格特质。但是在未来四面楚歌,充满竞争,压力的环境之下,这些人由于“缺乏”攻击性,很难将内心的冲突和负面情绪释放出来,随着压力的日积月累,随着“棍棒”背后的期待的咄咄逼人,抑郁症便自然而然地悄然发生了。
所以,消除抑郁症状的关键:在于解释和修通患者的自恋和攻击性需求,让这些原始的能量顺畅地流通起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抑郁症提供了修复来访者的契机,因为此时患者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自责,内疚是对内攻击的代表,自杀则是对自己最极端的攻击。)心理医生如果能成功的将这股对内的攻击转向外界,抑郁症至少能恢复一半。
5. 如何与抑郁症患者相处
如果能理解以上的内容,即抑郁症如何产生,抑郁症症状的真实诉求,如何消除抑郁症状,再来聊如何与抑郁症患者相处就容易很多了。
在这里我想把抑郁症患者的家人和恋人分开,因为这两个群体对抑郁症的理解,操作方式以及对抑郁症患者的帮助程度都有很大的区别:
作为家人,通常对抑郁症患者的体会是糟糕居多。因为含辛茹苦地将患者抚养大,父母本身就存在一种优越感和成就感,而抑郁症对父母而言是一次极大的打击,他们不愿承认子女的患病是自己的过错,甚至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爱。孩子为什么患病,肯定是他们自己或者别人的问题。
而作为恋人,感受通常没有那么糟糕,他们往往能体会到抑郁症患者对自己有一些强烈的吸引力,比如说在恋人抑郁症发作之前,可能会对自己有细致入微的体贴和理解;或者会被他们曾经夸大的人格特质,才华抑或对人性的见解及悲悯所吸引。恋人唯一担心的是失去,毕竟抑郁症患者有自杀倾向,而且很多患者最后为了不拖累另一半,会主动选择分手。
所以综上所述,给家人的建议是:考虑到年龄,已近固化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现实的局限,要重新按照孩子的期望再养育一次,是不可能的。你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无条件地去接纳孩子的抑郁症,给他们一个安全的环境,等待他们自愈,同时如果有经济条件,建议给孩子找一位心理医生,而不仅仅是精神科医生。虽然药物能一定程度的缓解患者的躯体化症状,但是他们的人格特质,认识以及情绪反应并不会因此而得到改善。心病终须心药医,抑郁症通过心理咨询,能恢复的概率在80%以上。
对于恋人:考虑到这个群体的领悟能力相对较强,而且不愿意轻易结束这段恋爱关系。你们能部分地代替心理医生的工作,一方面,你们是恋人关系,另外一方面,你们又会同时扮演对方理想父母的角色。恋人的关系,你们可以是平等的,“治疗关系中”,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就对了。
6. 结 束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如果不深入抑郁症患者的苦楚,我们对待他们就会陷入无知。往往会把自己的恐惧,愤怒投注到他们身上,看起来是菩萨心,可却好心办了坏事,最终起到火上浇油,让病人陷入更绝望的内疚和自责当中。
回到“跳崖”事件,可以这样讲,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观众无知的围观,恐惧且空洞的言辞成了“跳跃”最后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