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周末考试结束,自由自在肆意放纵了一周的结果是又长了二斤肉,还是恢复正常比较好。
霜降来临,寒冬在即。
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
懂得进退,才能成就人生;
懂得取舍,才能淡定从容;
懂得知足,才能怡养心性;
懂得删减,才能轻松释然;
懂得变通,才会少走弯路;
懂得反思,才会提高自己。
早安!
凝飞早练晨读20201023家庭教育学习分享——缓解陪孩子写作业焦虑的对策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如果感到焦虑,这种焦虑已经明显影响到自己的情绪时,可以用以下对策来缓解焦虑:
1.从当前不舒服的场景中暂时抽出身来,暂时不要关注孩子作业的问题。
做些其他事情来转移注意力:比如听听音乐、喝口温水、运动拉伸放松肌肉,从而释放情绪。
2.管理好自己的预期,不要将辅导孩子时出现的挫败感与“愤怒”和“焦虑”建立关系,保持理性的判断。
“80后、90后一代受益于教育,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消费能力的提升也让家长们有更强的实力进行教育投入。”《中国幼小衔接行业白皮书》显示,家长普遍对孩子期待较高,关注点从培养孩子学习能力逐步向培养孩子长期受益的“软实力”方面发展,近70%父母对幼升小感到焦虑,且经济水平越高,焦虑感越强。
3.把打骂孩子从选项中删除
打孩子还是非理性行为,不一定可以达到教育效果,反而可能带来副作用和其他消极影响。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都不一样,因此父母的教养方式也应该是个性化的,“打”是一种在短时间内付出“低成本”,却期待“高风险”的惩罚方式。打孩子的后期会造成孩子与父母关系的疏远,甚至让孩子学会通过“打”来解决人生问题的自理模式。
4.认识到情绪背后是父母的信念,坚持有效的教育方式。
真正有效的教育方式是让孩子感到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孩子也才会持续产生对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