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30 day1
1550-1620用时30分钟字数1415
写在五一节假期间,2017年10月份开始,到现在,2018年4月份,总算是完成了从老家到上海换工作的动荡时期,在之前养成的好习惯,这套每日开启的标准答案停滞了半年之久,我深刻的感知到,需要改变了。
现在的工作逐渐的步入正轨,同样的会遇见许多不同的问题,我这才开始意识到,我需要一套完善的对抗机制,过久没有实施这套操作系统,让我觉得解决问题,应对困难变得非常的吃力而且低效。
我很庆幸,在节假日我没有选择像大多数人一样出门远游,一是我并没有想要去的地方,二是我找不到出去玩的理由,顺着心意,自然而然的在家宅起来了。也许这样的状态是大多数人觉得无聊的方式。但是,越长大越发现,生活是活给自己的,不是让别人看的,渐渐的摸清楚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不再顾虑你与别人不一样了。
假期开始的时候其实是焦虑的,我甚至乎在第一天刚开始的时候,就断言,自己可能会崩溃,长长的时间不知道要做什么,这是很让人恐慌的事情,只不过,结果让我惊讶,在今天,假期第三天刚睁开眼睛,火速的写下了最近要做的事情,目标变得从未有过的清晰。
这也许就是留白的作用,一段时间的忙碌需要给大脑留白,还有就是,有些思考并不是当下可以想的到的,你确实需要走一步看一步,除非是主要你立马做决断的,不然先暂且丢开当下的情绪,从长远思考问题。
了解了自己发现,如果长时间没有独处的机会,不进行独立思考是可怕的,因为之前尝试过,独立思考,进行高效的复盘可以给我带来重生。深深地记在了脑子里面之后,就种下了一颗种子,就像许多你看过的书,领悟过得道理一样,带给你启迪之后就像种下了一颗种子,一段时间过后你需要花点时间去梳理,让时间在你的手指间可控的流逝。
回首过去2018年度的四个月份,没有一个框架的习惯存在,简直感觉自己就像赤裸的去对抗生活的打压,手无寸铁,溃不成军。
感谢这几天的空闲给自己带来的休整。每一次偏离框架都需要再找回来,这也是我之前中断跑步悟出来的东西,我记得自己曾经说过,想要养成跑步的习惯或者其他任何一个好的习惯,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中断。因为尝试过中断过后再一次养成习惯你就知道相比保持好习惯的现状来说要难得多。
重启之前框架性的习惯是由不得讨论的事情了。我想起来,去年也是在四月份,只不过是四月初开始了各个习惯,每个月一个习惯的养成也不贪多,最开始是早起锻炼十分钟,接着是写作,每天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再然后是浮生一日,每天一张照片一句感悟,在这期间穿插着阅读。
以下是两张截图对比:
去年四月底已经阅读完9本书籍,1部电影。今年在看第二本《原则》,7部电影。
好的习惯让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思维也因为有了写作,阅读和好的精神面貌才得以保持在一个活跃健康开放的状态。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在持续的发力和积累。
近期三个月的目标就是把,早睡早起,运动,写作,阅读。四个习惯积累起来,不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是我能够源源不断获得能量感的事情,而且都是短期来说很困难,但长期受益的事情。
这个假期给我的收获就是积累了一波改变的驱动力,改变还需要每天的积累和克服去实现,去面对现实,去找到自己的目标,去缩短这两者的差距这件事情越早做越好。
这篇文章记录于一段时期的动荡之后,在某些时候能够保持清醒并记录下来这样的习惯也是需要发扬光大的,在日后自己困惑的时候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文字快速找到正确的姿势去奔跑。
我喜欢现在的状态,冷静且欣喜的期待接下来的每一分每一秒。
你就是每天你在做的事情的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