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自然是有色有味的,味蕾和颜色随季节而变化。譬如,春天绽放在李贺《南园》诗中的花枝草蔓,“小白长红越女腮”;夏季袅袅于姜夔《湖上寓居杂咏》的荷香,“荷叶似云香不断”足以明证。而“一叶一雨知秋茫”“草木摇落露为霜”,足可以说明四季的轮回规律。
时间都到哪儿了?从每个平凡的日子中抬起头来,无论荼蘼谢了春还在,无论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无论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时光和人生虽然沧桑,还好,时光未央,每一个季节的轮回都是大自然一场风华绝世的表演。
春雨煎茶,饮酒赏花;青砖黛瓦,流云不语,一切的一切都彰显着人世的飘忽和岁月的静好。茉莉盈香、疏梅沁心、栀子摇曳、稻香弥漫,无论在哪个季节,时光总宠辱不惊地走过一分一秒。不论疏柳淡月洗却铅华,不论塞北江南饮尽千年,都能在时光的隧道里找到一个光阴的故事为季节缠绵、为季节感怀。诚如一树花的盛开就是一个光阴的故事,一朵花的凋谢就是一段时光的流逝。
季节知味,时光知味。无须惊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和妙曼,无须感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冷峻与孤寂,风景悠悠,岁月悠悠,时光悠悠。
桃花落,荷花开,时光未央。只须安静地端坐在岁月的时光里,择水而居也好,与落叶为朋也吧,或与一卷书作伴亦可,心素如简,仔细品味光阴留给世人的佛卷道经,或做一旅人,揽尽千帆过尽留下的长亭短亭或古巷楼阁,把星移物换的过往羽化为秋叶片片,让一些在时光中老去,化为柔软的泥土,“化作春泥更护花”;让更多的一些,与离合聚散的时光不离不弃,以安然的姿态,从容捡拾一地落红。
记得《惜阴诗》有这样的诗句:“失去千金还犹可,失去光阴何处寻?”也许我们能从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中找到答案:“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它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它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它便伶伶俐俐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生命中有许多事,也许还来不及细细品味,生命中的许多人,甚至来不及说再见就再也不见。童年时的无忧无虑,青年时的遗憾与忧伤,暮岁时的感叹与回忆,就这样一天天远去了。尽管季节太快、时光太匆忙,岁月总会留下或深或浅的轨迹或印记,终归有许多往事情值得回味,有许多过往值得盘点。一如南归的雁哽咽了秋声,迷蒙了双眼,一边感念相守一季的冷暖与悲欢,又一边设计来年最美的重逢与再见。
季节交替,而时光未央。时光一边捡拾过往,一边期待明天。每一个季节的每一个场景,用或热烈,或温情、或成熟的格调发酵出时光别样的情趣。春的煦暖、夏的热情、冬的寒冷,都在未央的时光里蛰伏着生机、积淀着活力,蕴藏着力量,孕育着希望。
在生生不息的季节里,端坐在未央的时光隧道,品味那些光阴的故事,筹备来年的明媚和雅致。读过这样的文字,“大概每个人的心底都曾开过这样一朵情花吧,为着一个人或一段爱。点点滴滴的心事,丝丝缕缕的柔情,都镌刻在用时光铸就的这朵情花上。若能相濡以沫,自是打了完美的情花结;若无奈相忘江湖,就只能感叹难逃情花劫。”
那就在未央的时光里,用最靓丽的姿态去经营,用最中意的颜色去期许,期待遇见下一个更精彩的季节和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