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华横溢的本义,原本就指一个人在表达方面的头角峥嵘。但正如人体气血的运行,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得衰弱无力,曾经的蓬勃茁壮也必将会为形容枯槁所替代一样,自古功名属少年不仅是气血本身的绽放,更是特定阶段斑斓色彩的深度体现。
1875年,鉴于其时德国社会观念的种种混乱不堪,其时已经57岁的马克思愤然提笔写下《哥达纲领批判》,并在结尾处留下那句名言:我说出来了,我已经拯救了自己的灵魂。这话说得很真诚,但他却并不晓得,初唐四杰的骆宾王文章写得也不错,尤其在讨伐武则天时,从其笔端流出的《讨武曌檄》,更是文学史上的惊艳之作。不过,骆宾王最终的结局,却是在那次兵败后于战乱中不知所踪,成为一桩千年疑案。
对比两者的殁后荣枯可以发现,只有法术势的深度融合,才能成就所谓的人间伟业。对于那些研究世界变革史的闲人来说,对此体会或许会更加深刻。有时候,基于道义的考虑,必须得有一块贞节牌坊存在,否则就不符合名正言顺的行事法则。至于挂羊肉的店里是否真得在卖狗肉,至少并不是这个层面需要着力和关注的重点。
读书至博士,书中已无趣;写诗成诗人,不复有诗句。应该佩服那些历经苦难仍心向光明的人,这样的人才是人群中真正的英雄。看清这个世界,仍然选择爱它。今天把罗曼·罗兰这句话送给你,希望你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