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办公,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员工不在同一场所内办公、而是利用网络远程进行协作。对于国内大多数早已习惯打卡坐班的企业和员工来说,远程办公是个新鲜词。
但是,在目前抗击新冠疫情的严峻形势面前,企业和员工在毫无准备和经验之下,只能“赶鸭子上架”,开始远程办公。
然而,新的问题随之出现。企业担心员工在家会“摸鱼”,不认真工作、影响工作绩效;而员工在家工作有时难免会被打扰,不容易进入工作状态。
尽管如此,我始终看好远程办公。认为远程办公是未来职场协作的一个大方向,并会逐渐取代打卡坐班的形式。
远程办公对企业和员工来说是挑战,但更是机会。
首先,对于员工来说,远程办公最明显的一个好处就是减少了通勤时间。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一份深度调查结果,通勤与个人幸福度呈负相关。也就是说,通勤时间越长,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幸福感则越低。相信对于在北上广深的上班族来说,通勤时间2-3小时已经是家常便饭了。而远程办公节省下来的这些时间,我们可以用来更好地安排自己的休息和其他事务,大大提升个人幸福感。
其次,远程办公为员工带来更高的灵活性。你可能无法想象一个员工一边与客户进行电话会议,一边给孩子喂奶,但这在远程办公中却很可能会发生。可能很多企业管理者不认同这种情况,认为员工在工作的八小时之内,只能工作,干其他与工作无关的事情都是不被允许的。我听过不止一个老板说过,“员工领工资就代表他的八小时被我买断了”。如果一家企业刚性地“管理”员工,员工也会刚性地“服从”公司。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员工会想,既然你只买断了我的八小时,那八小时之外呢?对不起,那是我的时间,工作电话我是不是可以不接?没做完的工作我是不是可以放下不做?加班?可以啊,请按法定加班工资结算。员工只按要求完成公司的工作,多做一点都是奢望。反之,当企业愿意信任员工会对工作负责、愿意为员工提供更灵活的办公条件、允许员工有“家”的时候,员工也会愿意为企业贡献自己更大的创造力。
所以,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互信,与远程高效办公之间其实互为因果。
那么,远程办公带来的好处是不是就只是单方面的呢?非也,非也。对于企业而言,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节省了办公成本。由于远程办公,企业可以只设少量工位,且只给有需要回到办公室的员工使用。这样一来,大大节省了租赁办公区域的成本。另外,像纸张、水电等日常成本也会随之降低。
除此以外,由于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企业还得以招聘到全球各地的人才。过去我在求职的时候,曾经有一家前景和条件都非常好的企业向我抛出了橄榄枝,但考虑到通勤需要横跨半个广州,加上交通不便,通勤时间将近3个小时,我只能作罢,白白放弃了大好机会。有了远程办公,地域不再是求职招聘的障碍,企业不仅可以网罗本地人才,全球最有才华的人都有机会为你所用。
作为一个受教于老东家的CSR价值观、且有几年远程办公经验的职场小土豆,我斗胆为马上要远程办公的职场人提几个不成熟的小tips。希望大家在家办公时也能像在办公室一样高效、投入。
Tip One:为自己布置一个办公场景。如果你直到上班前5分钟才起床,穿着睡衣懒洋洋地瘫在沙发上办公,相信只要不出10分钟,你就会想回到床上睡觉。所以,为了能快速投入工作状态,我们必须在家里布置一个安静且干净的角落,书房或者餐桌都是不错的选择;清空桌上多余的东西,只放置和工作有关的电脑、资料。早早起床洗漱,吃完早餐,再换成一身平时上班穿的衣服,保证你再也不会想睡回笼觉。
Tip Two:主动远离诱惑。小朋友在写作业的时候,最经常出现的情形是什么你知道吗?没错,就是一会儿想喝水,一会儿想上厕所,一会儿要削铅笔,一会儿要切橡皮,就是不肯老老实实写作业。其实,成人也会这样。一会儿看看手机,一会儿刷刷微博,一会儿倒杯水,一会儿听听音乐。就是不能全神贯注地工作。这时,我们要学会主动远离这些容易让我们从工作中分心走神的小陷阱。工作前先倒好一杯水,手机放在隔壁房间,至少也是得起身才能拿得到的地方,零食都收起来,放在看不见的地方,不该看的网页坚决不打开。把容易让你分心的玩意儿全部隔离屏蔽掉,让你能触及的地方只留下工作这件事。
Tip Three:列出周及日工作计划,并定时汇报进度。把每周和每日的工作计划明确地列出来,这样就不至于坐在电脑前,苦思冥想今天要干什么,迟迟无从下手。有了清晰的工作清单,你能够很清楚地知道马上要开展哪项工作,接下来又要做什么,不浪费一点时间。同时,主动和你的领导、同事沟通你的工作计划和进度,对外是在请求他们的监督,对内是让自己对工作许下承诺,默默强化自己的工作驱动力。
Tip Four:利用3分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我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就是很难进入状态。写作是,看书是,有时候工作也是。但我拥有一个万试万灵的小秘诀,那就是用手机设定3分钟的闹铃,要求自己在闹钟响起之前,只能做那件事情,坚决不能分心。坚持专心3分钟其实很容易。等闹钟响起的时候,你早就已经投入状态了。
希望这些小tips能够帮助大家在家里更好地完成工作。毕竟现在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巨大的考验,而我们作为普通人,能够做到的就是在属于自己的岗位上,认认真真地做好分内的工作,保证自己这个社会小齿轮正常地运转。这才是我们支持国家、支持抗“疫”英雄们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