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了很多关于对手机QQ的讨论与思考,他们的观点可谓是精彩纷呈,但大都是基于用户体验与功能分析的视角。虽然说这样的分析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但是并不能深刻地理解手机QQ这款产品。前一段时间阅读了吴军博士的《浪潮之巅》一书,让我对理解一个产品有了更深的体会。理解一个产品仅仅依靠当前的用户体验与功能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了解一个产品的基因,从它的诞生和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去入手。因此,我的这些思考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去理解手机QQ这一产品。
(1)手机QQ的“基因”
最早的手机QQ诞生于2003年,其定位是同步PC端,目的是为了最大化的方便用户使用QQ产品,可以说是PC端QQ的延伸,这一定位构成了手机QQ的基因——即PC端QQ的衍生物。但从目前手机QQ的发展状况来看,其影响了已远远超过了PC端QQ。
这里面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移动端的发展水平。手机QQ刚刚发布的时候,手机大多还是功能机,塞班系统占据主导地位,2G的网络环境和硬件产品决定了用户在手机上还不能够体验更多。因此,手机QQ就只能落脚于在移动端上满足好友在线聊天的需求,而这也是作为一个即时通讯工具的最基本功能。
随着移动端的智能化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QQ的功能不断丰富完善,逐渐由单纯的聊天工具向社交平台转化。在这一发展阶段中,手机QQ仍旧携带了大量PC痕迹,为用户的快速低门槛迁移提供了有利条件,大大降低了用户的迁移成本。随着手机与网络的快速发展,手机的风头逐渐超越PC,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大信息接收处理终端。作为PC延伸物的基因毫无疑问制约了手机QQ的发展(下文会对这点做详细解释)。
在2013年,手机QQ再次升级,大大迎合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为手机QQ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开始立足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来布局发展战略,试图突破PC端的影响,得到了较好的反响。目前手机QQ的定位应该是立足于移动终端,愿景是:“致力于打造欢乐无限的沟通、娱乐与生活体验。”但是手机QQ植根于PC端的这一基因无法逆转,毕竟这是其一直持续发展的根本与基础,也是其最大的依仗。
(2)基因优势及发展瓶颈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PC与互联网的普及让小学生中学生群体有了更多的接触网络的机会,对于他们来说,接触互联网的开始需要有个接口,QQ毫无疑问是最佳的选择。在学生时代,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QQ号,可以为其提供在网络世界中的个性化标签。从而,他们会基于QQ来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QQ将成为其生活的中的一部分,这为QQ提供了非常强的用户黏性。
同时,当前的教育环境不允许中小学生拥有自己的手机,也极大的将QQ的使用限制在了PC端上。随着其年龄的增长,一旦能够接触到智能终端,其首要选择便是会将PC端的QQ使用移动到手机QQ上,毕竟手机便于携带。这时手机QQ植根于PC端的强大基因便显现出来,用户使用QQ的习惯在其成长过程中便已经养成,嫁接于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其使用手机QQ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因此,随着新一代的成长,手机QQ的用户量将会一直持续。从这个角度来看,手机QQ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具有不可替代的一面。
不过植根于PC端的基因同样也给手机QQ带来了一些影响。纵观当前的移动社交应用,其功能点大部分都能够在手机QQ上实现,但为什么能够在QQ的身边生根发芽?为什么用户不在QQ上呢?
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用户认知与手机QQ发展战略不符。用户对QQ的认知有限,认为QQ就是一个熟人聊天的工具,但是手机QQ致力于发展综合性社交平台,使得一些特定的功能无法凸显。这也成为了其他应用的宣传点,打造不一样的社交等等。第二,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更多追求轻便化,手机QQ的大体量毫无疑问给人一种很重的感觉。第三,相对于其他社交应用来说,手机QQ更具有开放性,已不是当年模糊性别、长相、个性与真实身份的聊天工具,而是能代表现实世界用户的网络人格,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用户对匿名的需求。
综上,就造成了用户不断逃离手机QQ的现象,从应用商店的评分,以及各个网络社区的评论来看,用户对手机QQ的评价不断下降。虽然他们很难彻底放弃QQ,但是用户对于QQ的使用时间、使用频率、使用范围都大打折扣,导致当前用户使用QQ的场景都是工作的时候传输文件等。
其实手机QQ目前的处境让我想到了春晚。同样,手机QQ受众极为广泛,其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几亿人,所谓是众口难调,这也就导致了其发展的艰巨性,一个不小心就会使得其受到巨大冲击。
(3)一些感想
未来必然会以移动互联网为主导展开新一轮的浪潮。虽然在发展浪潮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手机QQ由于其强大的基因优势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如果安于现状(就目前而言,这个情况是不能发生的),也有逐渐没落的可能。
未来,无限业务充分发展,5G时代将会很快来临,云计算技术不断发展成熟,手机QQ作为移动互联网中的巨擘更是首当其冲,更需要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创新发展,站稳风口的位置,延续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