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现在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有一个叫孔融的人。
孔融小时候很聪明,学什么都比其他小朋友快,而且能说会道,经常会和大人探讨学识,小小年纪在当地就已经非常有名了,是个不折不扣的小网红。孔融的父亲也很重视对孔融的培养,对他的成长寄予厚望,经常会带着他一起出门游历来增长见识,有机会也会带他去拜访各地有才华有名望的人。
在东汉的首都洛阳(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当时的太守叫李元礼,他是个集才华和名望于一身的人。李太守家门口每天都会有很多人,除了自家的亲戚,还有一些是从全国各地赶去拜访他的人,尽管他们大多也很有才华,但还是愿意为了一睹李太守的风采在门口等待。由于去李太守家的人太多,太守就给守门人立了个规矩:只有那些才智出众的人,或者是亲戚来了,才进去给他通报。除此以外的人,就不用通报了。
孔融十岁的时候,也随着父亲来到了洛阳,专程去拜访太守李元礼大人。到了李太守家,孔融看到门口已经有很多人了,他们都没有得到守门人的通报。孔融心想:我这么远赶来,一定要见到李太守。再说了,我这么有才华,李太守肯定愿意接待我,就是这小小的守门人不把我放眼里,不过我自有办法对付他。
孔融想到一个好办法,他大步走到门前,很傲慢的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太守家的亲戚,你快去给我通报一下。”守门人一听是李太守的亲戚,当然是不能怠慢的,连忙进去通报。不一会的功夫,守门人就出来了,领着孔融去见太守大人。
太守大人正在会客,在座的都是才华极其出众的人。大家正说着话呢,孔融走进来了,大家一看原来是个小孩儿,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认识孔融。李太守也想不起来孔融是哪个亲戚家的孩子,虽然他心里有疑问,还是让人给孔融搬来了椅子,让他坐下说话。
等孔融坐定后,李太守问他:“你说你是我的亲戚,那我们是什么亲戚关系呀?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
听到李太守这么问,孔融笑着站起来,他自信的说:“我和太守大人的确有亲戚关系,我的祖先是孔子,太守你的祖先是老子(老子姓李,又叫李耳),我的祖先曾经向你的祖先请教过问题,所以他们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那么我和你当然就是亲戚呀。”
李太守听孔融这么解释和他的亲戚关系,感到很惊奇,不由的皱起了眉头。在坐的宾客也很诧异,都觉得这个理由未免有点太牵强了,他们纷纷摇头,感叹道: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也不一定就能成才呀!
后来人们就用“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来说有的人虽然小时候很聪明,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
所以小朋友们,如果别人夸你聪明,可千万不能骄傲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