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书侠,《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还是用“事无巨细的接手一百件事,倒还不如只挑其中最重要的一件用心去做好”
今天接到要搬宿舍通知的时候,开始有一点点心理抵触的,可是,我一想,感觉这是符合公司安排的,所以马上收拾打包,物品,一下午就在整理物品了,然后发现,买的书有点多,而我大部分是没有看完的,有些只看了一半。
我之前出门工作的时候,就带了5本书出来,但是我发现我就最初看了一点点外,我就真的,就没有回去再翻过那些书,我反而会去书店看别的书,或者我买了一些其他书,然后多的看不完,或者看了一半就不看了,我之前参加的社群课程都不用看书,就两偏文章,就够我看一个月,而且我还发现不止可以看一个月,真的好东西可以反复去看,每次去看收获都不一样。我还没有一趟课,我觉得够我用一生的人,重点是用,要用,要实践。
然后我反思,我之前看书追求一个量,我觉得我是文盲,没看过几本书,不过这是真的,我在2016年以前,我都是天天听小说的,和现实已经脱节了,没有活在现代的感觉,因为2016年被迫啊,真的是被迫,出门打工,然后我发现,我就是傻子,别人也把我当傻子看,我就特别不服气,知道自己没能力,但是我没办法,因为我想不出来,我大脑里面想不出来,为什么对我而言这么难的问题,在别人眼里就是很普通的一件事。别人和我说一个东西,我就压根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我也分不清楚,那个人说的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有种听不懂人话的感觉。一想到当初,现在还有那种全身肌肉绷紧,大气都不敢喘的感觉。天天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学东西,看着这个人比我厉害,我就跟着这个人学,看着那个人厉害,我就跟着那个人学,就学他们的操作模式,可是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做,他们脑子怎么想的,为什么,我从来不去思考,也没有要往那方面思考的念头。所以最重要的事都是眼前的鸡毛蒜皮。做事没重点。后来就买了樊登读书会,开始天天听课,听了两年多,然后我发现我听了这么多书,我除了知道,有本书,好像是讲这个的,我大概知道。什么什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就是有种,知道了很多道理就是没有过好这一生啊,以为自己在学习,被动的输入,可是这些知识点,我就没几个拿到生活中去实践的,也没有想过它和我有什么关系,帮我解决什么问题,就是觉得自己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要学,不过给我带来一个好处,就是真的拓宽了我的视野,打破了我的固有思维,我的世界不再那么狭小,我可以透过别人的眼睛去看世界了,我的世界也变大了。每本书,都有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像是老师,这像不像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感觉,书是老师,可是我能力有限,基础有限,领会不到。我基础不扎实,所以学起来慢,虽然慢,最少我是往前走的了,不再是原点踏步了,我想了一下,我当初在原点踏步了十年,可不可怕,喔!我现在想想都后怕。
2016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踏出家门,迈向未知的未来。
2017年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买了樊登读书会会员。这是开启我踏入知识大门的钥匙。好像扯远了,回来我们继续。
所以今年准备用书,把学到的东西,一点一点用来实践。就像今天的主题,做100件事情,不如挑最重要的,搬宿舍,然后整理用品,顺便也断舍离一下,把不要的东西打包准备寄回家,以后还有其他规划,书我是不舍的扔的。寄回家,这也是我花钱买的资产啊,好不。
整理完物品,就是写作业了,报了好几门课程,作业有点多啊,先挑紧急完成的做,把我最不在行的阅读点评做了,刚开始学的时候,内心还有点抵触,不知道怎么下手,还好上次看的有建议说,写收获就可以了,我就把我们组小伙伴的作业,看一条,然后在下面写一个我的收获,写完一个,写下一个,虽然中间我有去做了一些其他事情,但回来还是继续往下面写,写着写着,还写出了其他灵感,看其他伙伴的作业我发现了我之前没有看到的点,而且有的小伙伴还写了其他领悟,我也有收获啊。就这样,作业完成了,我对《曾国藩传》这本书,还有了更深的理解,还蛮不错的。
接下来就是学理财课,中间有在发朋友圈,所以中途有打断,但是我还是完成了,也可以。
然后就是写用好一句话了,不过现在已经很晚了,但是我也完成了。
最后今天的微习惯,一个上下蹲,完成。还不止完成一个,看一页书,一会儿去看这个是睡前习惯,会做的,写50个字,今天写了最少2000个字了。还有一句三字经:教之道,贵以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