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正在家里折叠衣服,毛先生蹦蹦跳跳跑进房间,笑眯眯地说:“妈妈,那样子规定,他们都说好!”
我听得莫明其妙,问:“什么规定?”
毛先生说:“就是写作业的那个规定,老A(化名)的爸妈都说好,他爸爸还鼓掌了!”
我恍然大悟,原来是那件关于用第三法约定写作业的事情。
这件事情,还得从上周说起。
这个暑假,毛先生和老A俩人混得形影不离,开学后,天天一起放学,一起玩。
开学后没两天,毛先生跑来跟我说:“妈妈,我放学后不想写作业了,老A是晚上8点才写作业的,如果我放学就写,我们一起玩的时间就不多了,我也要晚上8点再写。”
上学期间,他的作业一直是自己安排的,我回他:“你自己安排就好了。”
上周末,老A的妈妈上来我家找他,站在门口跟我说:“不要让毛毛和老A玩了。”
我听到这句话,一下子愣住了,不知如何接,她继续说:“这两天老A写作业都写到很晚,有天写到12点,有天写到11点多。”
听完她的话,我很理解,作为家长,自家孩子每天放学只顾着玩,作业写到那么晚,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对大人和孩子都会有影响。
送走了老A妈妈后,我想了一下,感觉老A妈妈的需求点是孩子能早点写完作业,我决定和毛先生谈一谈。
2~
毛先生回来后,我把老A妈妈的话转告了他,他听完,沉默不语。
我说:“妈妈知道你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能一起玩的朋友,你真的很喜欢和他一起玩。可是,因为和你一起玩,导致老A每天都这么晚才能写完作业,作为家长,她很为难,她既然跟我提出来了,我也很为难。我看她主要是想让老A早点完成作业,不要拖到那么晚,要不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既能让老A早点写完作业,你们又能一起玩。”
毛先生说:“那我跟老A说。”
我问:“是我跟他说好,还是你跟他说好呢?”
毛先生想了想,说:“你跟他说吧。”
第二天,老A上来玩,我招呼他坐到沙发上,认真地把事情跟他说了一遍,一边说一边掏出个本子。老A听得有点蒙,疑惑地看着我。
毛先生赶紧跟他解释一遍,老A说:“我周五的作业都要到周日才做的。”
我想了想,说:“那我们先定周一到周四的事情吧!现在你们小孩想要有一起玩的时间,我们家长想让你们早点写完作业。我们一起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毛先生说:“我们可以放学写完作业再一起玩。”
我问:“那还有没有更多的办法呢?”
老A:“我想不出办法。”
毛先生:“我也没有了。”
我说:“那我想到一条,作业能在学校多写些就多写些。”
所有人都同意这两条,约定了执行人为毛先生和老A后,我们签名确认。
老A很抵触签名这件事,我只好注明代他签了。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大家愉快地过了一个周末。
周一放学,老A背着书包跟着我们回家,我提醒他:“你需要先回家写作业。”
老A愣愣地看着我,问:“为什么?”
我说:“我们约定好的,放学后要先写作业再一起玩。”
老A终于想起是有这么一回事,答我:“是哦!我们约定好的。”说完,背着书包回家去了。
后来,两小伙子都很自觉地执行这个约定。
然后,今天就收获了老A父母的叫好和鼓掌了。
3~
第三法,又叫没有输家的冲突解决方法。这种方法建立在冲突双方的需求上,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之上,最终解决方案是双方都认可的,既满足了家长的需求,又满足了孩子的需求。
因为第三法使用了“参与原则”,孩子不但全程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而且这次的主要解决方案还是孩子自己想出来的,因而,孩子们都很愿意自觉执行。
我常常建议学习P.E.T.的父母们多使用第三法,因为它的好处实在太多了,而且效果非常显著,真是谁用谁知道。
第三法除了有效解决冲突,让双方的需求都得到满足,让孩子更自律外,还有以下好处:
发展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因为第三法鼓励孩子思考,鼓励孩子想办法。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得到加强并深化,少了敌对,多了爱。
父母几乎不需要什么强制执行——唠叨、利诱、提醒、骚扰、检查等等都可以收起来了。
父母和孩子不再彼此斗争,而是相互合作,同心协力去完成一个任务。
第三法通过倾听和表达,深入了解了彼此的需求。
孩子得到平等对待,得到父母的信任。
第三法给孩子的行为带来的改变,可以比美专业心理治疗师。
《P.E.T.父母效能训练》一书上写道 :其他父母也表示,在父母使用了一段时间的第三法之后,他们的孩子有了显著的变化——成绩提高了,与同龄人的关系更好了,更加坦诚地表达情绪,较少发脾气,对学校的敌意减少,对家务更负责,更加独立,更加自信,性情更加愉快,有更好的饮食习惯,还取得了其他受到父母欢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