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礼拜天的时候,冒着热气凛然的夏天,去听了一场展览的开幕仪式,电影建筑:想象力的空间实践。当中台上的教授说道一句话,给我一种忽而看见一丝丝光亮的感觉,这下,真的没白来。“当你看一样东西的时候,当你去审视它的时候,你与它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距离,不是物理上的空间距离,而是一种意识距离。 ” 深以为然,这种意识距离才足以形成我们的认知,我们建立起一种畏惧且尊敬的意识距离,客观冷静且自持地去看待它,从中汲取养份,到最后的最后成就的必然是自己。
这世界它足够辽阔,饱含着无数我们不知道的,无数微小细碎的攒集。虽然,看上去它缄默无声,却在我们有限的认知外,自顾自地深藏着积蓄着构建着,所以,这世界真值得去亲眼看看。
《商业的伦理》很有历史感的一本书,过去十一年,以今日的商业社会来回看过去,确实不具备参考价值,对于过去来说,没有可比拟的价值,但对于未来来说,却具有一个最简单也最具有逻辑的价值:它带领着我们重回那个商业时代,字里行间中去窥视属于当时社会的进步与无奈。
我觉得这也是读书的意义,不在于读多少懂多少,而在于塑造自身的同理心,贴近当时,因为懂得了才学会慈悲,拥有那么一点慈悲的力量,这一生内心总归是多一点富足与安乐。
过去是过去教育塑造了我,同时也是束缚了我,人总得时时刻刻耳提命面地对自己有要求,才会时时挣脱阵痛,重新面对不完美的自己,敲碎了再重塑。
本书分八个部分来梳理商业史和那么一点带着微妙心理的伦理。从宽泛的世界商业史说到符合国情的商业之路。
但凡说到“伦理”二字, 总有点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不知恬耻地睥睨的意味。所谓商业价值观,其实就是企业的本质问题——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到底是干什么的。
我是站在巨人肩上看世界的人,看到的学到的,也都只是一些或许连鸡零狗碎都称不上的知识点。
商业模式是“术”,商业伦理是“道”,在企业早期,“道”往往在“术”中,中国企业的出现成长,是上一个30年,那是一个温饱时期的商业模式,实际上就是“顾客至上”,说到底就是穷人商业。
顾客至上当然是好的,但,过分注重顾客的需求,就必然挤压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卖咖啡,有顾客说除了咖啡之外,还想吃点别的,比如特别喜好的重油重盐的小吃,再比如明天卖点小吃,后天卖点其他喝的,这盘生意,做着做着,估计也就没法继续做下去了。责任其实是一种成本,这种责任感,必然是对自身企业品牌讲仁,对合作伙伴讲义,对顾客讲道德。选择了什么,就得付出什么代价。
作者是以一个财经观察家的角度和视野来解读这三十年来的商业模式和商业伦理,他提出的质疑和中肯,作为一个年轻人,细细读来,莫不是一种体会。只因人生的很多体验,本质上就是矛盾的对峙。
[一个公司的能力是从一场场的战役中打出来的,而不是从一个伟大的战略中构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