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4日,游览银川西夏王陵。
12月2日儿子放假来银川,5日就要回去,临走想找个景点去看一下,正好我最近工作也告一段落,于是就在4日一同去西夏王陵游览。
西夏王陵又称西夏陵、西夏帝陵,有“东方金字塔”之称,坐落在银川市西郊贺兰山东麓,距市区大约35公里,是西夏历代帝王陵墓所在地。陵区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4公里,里边分布着九座帝王陵和140多座王公大臣的殉葬墓,占地近50平方公里。西夏王陵受到佛教建筑的影响,使汉族文化、佛教文化、党项民族文化有机结合,构成了我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
冬日的西夏王陵景区,肃穆萧瑟,朔风呼号,还好有艳阳高照,让冰冷的空气有了一些温度。景区大门两侧各有两个硕大的铜制西夏文字,在景区博物馆听讲解时才知道那是“大白高国”也就是大夏国的意思。当前的气温是零下五度,目前已经不是旅游季节,景区鲜有人至,但这里却是银川为数很少常年开放的景区。由于没有几个游客,景区内的马车和电瓶车早已停运,现在改为中巴车接送乘客。等了大约10分钟左右,居然又来了两批游客,大致有10个人左右,于是中巴车出发载我们一行人先到博物馆参观。到博物馆的时间还不到15:00,要15:30才有专人讲解,馆方先安排游客在放映厅观看纪录片《神秘的西夏》。通过纪录片我们了解到西夏王陵最早发现应该在1937年,一名爱好摄影的德国飞行员执行从包头到兰州的飞行任务时发现了贺兰山脚下的这些巨大的封土堆,当时他以为是一片巨大的白蚁堆。1971年兰州军区在贺兰山东麓组织生产时发现了刻有西夏文字的方砖和瓦当,经过考古和发掘,才使西夏王陵得以正式向大众揭开面纱。
15:30,博物馆的讲解员正式上班,我们在她的讲解下了解了西夏王朝的灿烂文化和前世今生。
西夏王朝是党项族李元昊在公元1038年开国所建,公元1227年西夏被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铁骑灭亡,历史沿革189年。李元昊是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之后,党项族,后改称嵬名曩霄,小字嵬理,祖籍银州(今陕西榆林米脂县)。李元昊的远祖拓跋思恭,在唐朝时因功再次被赐李姓。李元昊继西平王之位后,弃李姓,自称嵬名氏。天授礼法延祚十年即公元1047年元昊改回李姓。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修建宫殿,设立文武两班官员,创造西夏文,并追封其祖父李继迁、父亲李德明为太祖太宗。其先后派遣军队攻击并占领了瓜州、沙州(甘肃敦煌)、肃州(今甘肃酒泉、嘉峪关一带)等三个战略要地。李元昊建国后,西夏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在此后的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中,西夏歼灭宋军西北精锐数万人并在河曲之战中击败御驾亲征的辽兴宗,奠定了宋、辽、夏三分天下的格局。
参观了博物馆,接着参观《西夏史话艺术馆》,可惜没有讲解员,很多历史传奇故事无法了解,只能走马观花大略一看后去参观陵墓。
因为冬季原因,游客很少,景区服务人员也少,因此景区只开放1、2、3号陵墓参观。1、2号陵在南面大约几公里处,分别是太祖、太宗的墓葬,3号墓是李元昊的墓葬,距博物馆最近。通向墓葬的道路景区已经修建为宽阔的石板路,远远望去,一座赭黄色的土陵屹立在远方的山麓之下,巍然肃穆,蔚为壮观。沿着道路前行,依次经过阙门、碑亭、月城、内城、献殿等夯土和砖砌建筑,最后便是西夏王陵中最大的一处土陵-李元昊的3号陵墓。土陵历近千年而没有毁掉,而且上面没有一棵草,没有鸟粪和杂物,不能不说是奇迹。从下面向上看,土陵上面的夯土中有着很多若隐若现的瓦当和方砖,说明陵墓最初表层是有方砖或瓦当覆盖的,只不过经过风雨的侵蚀被破坏了,变成了一座高耸的有棱角和突起的黄土丘,四周的建筑只剩下低矮的黄土残垣,岁月的烟尘荡去陵园当初的威严与奢华,陵园后面铁青色的贺兰山如同被镌刻在天幕上,群山肃穆,千秋如斯,昔日开国夏王的鼎盛王朝辉煌不再,金戈铁马,挥斥方遒,一切都灰飞烟灭,惟留世人评说!
参观了最大的3号陵后,我们乘车去往南面的1、2号陵。这两座陵墓相比3号陵墓,形制和规模都小了很多,不过众多的各色夯土建筑聚集在一起,给人一种千军万马袭来的宏大感,夕阳西下,阳光照射在肃立的陵墓和夯土建筑之上,在巍峨的群山映衬之下,威严端庄,悲壮肃穆!驻足远望,众多的陪葬陵墓如同孤独的修行者散落在山脚下的荒草乱石之间,悲凉而凄美! 西夏王陵被称作“东方的金字塔”,在身临其境后,感觉这种说法果然名副其实!
西夏王朝,一世辉煌!而今惟余这神秘的王陵,供人凭吊,由人揣测。观乎王陵,追思西夏,惟有慨叹,惟有唏嘘!不禁想起辛弃疾一首辞中的诗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