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相麟
某天感受到百无聊赖下极度的失望,失望是对自己前半生过的日子浑浑噩噩的觉察!
每天重复着无聊空虚的苍白无力,仿佛吃下去的食物反胃似的冒着酸水,莫名荡漾着某种无聊空虚下的无奈!
思维的刻板,把生命的激情寄托在泛泛之交上,表面的热度挡不住可怕的冷漠,穿着旧鞋走不出孤独的悲伤!
有意思和无意义交织着某种空虚过后的悔悟,乏味的心灵鸡汤已唤醒不了某种模式下的倦怠,期待自己所期望的救世主来振救浑沌的灵魂!
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会换来更大的失望,失望夹杂着莫名的愤然,充满着理性的认识,感性的苛求!
某天灵魂感受到成长的洗礼,自己多年带着脆弱自我的面具在贪、嗔、痴的作用下,已变得面目全非,自我的遗失在茫茫人海中,恢复自我的自信、自尊、自爱、自强,显得异常的重要!
真正自我的建立,是从放下贪、嗔、痴的自我执着那一刻开始,渐渐的明白人际关系的可遇不可求,渐渐的明白在无常的状况下,无条件的臣服接纳,一切是那么的平常!
真正自我的建立,心境会变得非常的淡定,心胸会由自我提升到无我状态:明白心中无我,才会俯仰无愧于天,行止无愧于地,立于天地之间,明白生活清闲时,要计划它,生活满足时,要享受它,在心明情淡的状态下让心静下来!
当心静下来时,透过无我的视野,看看周遭环境的人和事:带着欣赏,带着尊重,带着接纳,明白自己的所承担的责任有哪些?自己面对的人和事出现状况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问题的分析,要针对问题发生的实质情况进行人员的培养,在过程检查中明确目标、结果,在实践过程中形成“有他"的真感情!
在“无我有他"的状态下,人们在行动中会渐渐塑造出“要事第一、积极主动,以终为始的个人成功的影响力,随着个人影响力的建立,站在知彼解已,统合综合,双赢思维的角度来度人修己,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实践最终会形成了自己的公众影响力!
在不断绽放,干扰的过程中,人们从思想的依赖到人格的独立,从人格的独立到社会生态环境的相互依赖!
人们经历过"无我~~有他~~互生的成长过程,就会体会到求同存异的内涵,就会感受到结伴修行走在康庄大道上的那份开心,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