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他以703分的高考成绩成为北京地区的理科状元,我们知道,这样的成绩在中国上任何一所大学都是绰绰有余的。然而,他没有去第一志愿的清华,也没有去保送他入学的北大,而是向美国的大学提出了留学申请。
在他看来,以他这样的成绩录取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事情就是这么蹊跷,他的申请先后被美国包括哈弗大学在内的11所大学拒绝了。
他叫李泰伯,那年,2010年,他18岁,当时就读于人在附中。
为什么有这么个名字,他的父亲给予了这样的解释:之所以给李泰伯取这个名字,是从《论语·泰伯》中得到的启发,他希望这个孩子将来做事谦虚、诚恳,生活得安然、踏实。看得出一个父亲的良好用意。
同学眼中的李泰伯,绝非是一个“书呆子”,作为人大附中志愿者团队负责人,他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不仅如此,他还是班长、校学生会主席、模拟联合国主席,三次获得全国数学竞赛冠军。
班主任汤步斌这样评价过李泰伯:“他是个有领袖气质的人才,不仅成绩好,而且组织能力非常强。”,是“德、才、貌三者集于一身的领袖级人才”。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我们眼里品学兼优的高考状元,竟然被美国的大学拒绝了,而且是11所,这很让李泰伯不堪,让他的家人不堪,也让我们中国教育不堪。
我们无需去知晓他被拒绝的理由,也无法判断拒绝的理由是否让人信服,但既然能被11所大学先后拒绝,不用猜,一定有个你可以通用的理由,这就是,他不是美国大学需要的学生。
虽然,我们不知道李泰伯被美国大学拒绝的真正原因,但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出中美教育的差异和评价学生的标准的不同,才是这次拒绝事件的真正推手。
高考分数再高,充其量也只是一场考试的成绩,不能说明什么,高分低能大家见得多了,我们在为高考状元欢呼的时候,不要忘了早年的那些状元许多都已经如巨星陨落了。一场考试的偶然性或许能给你提供一个不错的机会,也可能带给你眼下的窘迫,但最终都无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因为,成功不是靠分数来衡量的。
虽然后来有三所香港大学为李泰伯提供了全额奖学金的名额,使他的求学之路一路通畅,但我们在为他感到庆幸之余,不应该忘了高分被拒的难堪。这种难堪显得有些沉重。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坚守着的理念和标准已经和符合科学的价值和标准渐行渐远了,我们可以获得一时的高分甚至是局部的成功,但这种缺乏普世价值和理念支撑的一时成功是一定不会长久的。
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和户籍的限制,在大城市里产生几个高考状元本身就是这种不公平的体现,在我们为高考状元忘情地欢呼雀跃时,不要忘了这种不公平给众多的寒门学子带来的羞辱和不堪,建立在这种不公平基础上的高考,冒出几个高考状元是丝毫不值得骄傲的。
我们希望看到有旷世奇才的出现,但真正给寒门学子带来出路的公平教育,才是值得大家期待的。
李泰伯的高分是幸运的,被美国大学拒绝又是悲哀的,这也就是在往后的八年里,“李泰伯”的这个名字都依然被很多人当做中国教育体制失败的代名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