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英文为Involution,也被译为“过密”。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在《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生态变化过程》(1963年)提出这一概念。后,黄宗智在《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1985年)、《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1990年)等书中,借用这一概念并进行了修正,提出“involution growth”,即“过密型增长”。李伯重先生《“过密型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史研究——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评介》一文对此有分析。这一学术名词的基本含义是:单位面积的土地的产出虽有增加,但单位劳动时间的边际报酬却出现递减,即劳动生产率下降。
这与当前“内卷化”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当前所讨论的,无论是学习或工作的“内卷化”,更像经济学中的“公有地悲剧”。Garrit Hadin在1968年提出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后被张维迎译为“公共地悲剧”。个人以为,时下的内卷化和焦虑互为因果,根源于社会量化评价系统的盛行。任何评价标准类似于公有地,为达到该标准而投入的要素类似于不断增加的牲畜。破解“内卷化”,关键是找到个体生命的意义。
个体生命的意义,是不是就是躺平呢?躺平现象是很有趣的。它核心点在于不但考虑收益,而且也考虑成本,换言之,它强调净收益(NP=MR-MC)。举一个极简的例子:辛苦了一月,打工挣了8000元,累病了住进医院,花了12000元。早知如此,何如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