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我看IPO

曾经我有一个想了很久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分享会以及知识沙龙呢?

那时太年轻,没有思考到“影响力”“个人追求”“社会价值”这些相对更深层次的东西,想得很简单。

作为分享者,他需要投入时间与精力。那段时间,我是深感时间的宝贵,在想啊,本来时间就这么少来,还去为了参加这些分享会而奔波劳碌,值得吗?尽管作为听众,每次我都是很欢喜的,每次都觉得很好奇很好玩,当然,收获也是满满的。

现在去回想,这个问题真的好幼稚。我都不好意思说,我曾经想过这个问题了。

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人应该都有自己的答案吧。

真的很感谢那些用分享用故事用激情去告诉我们世界的另一个可能的那些人。



我重新去考虑这个问题是因为我意识到了分享与表达的重要性,或者说IPO这个系统的重要性。

为什么呢?

正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些东西只有流动起来才是有活力的,特别是知识。我体验过那种闭塞的感觉。有段时间,我输入了很多东西 ,但是没有输出。最后输入的那些知识与观点在我脑袋里打架了,他不仅仅肢解了我原有的认知系统,还开始让我怀疑人生。那真是一种神奇的体验。不知道你们有体验过吗?

如果脑力里有太多太虚的东西,人容易飘起来,也容易想不开,这时候,就需要落落地。

回到最初的话题,本质上,那些分享是分享者的输出,是听众的输入。


那IPO又是什么?

I:输入问题(input a question),持续提出问题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P:解决问题(solve a problem),整合多方面资源解决问题。

O:输出产品(output),让成果或者思想产品化。


到了成人学习这个阶段,基本上就是我们自己去选择学什么。而在学什么这个问题上,大部分人应该都会从兴趣出发或者从问题出发。其实,这两者本身就有重合点。因为,我们往往是因为对一个话题感兴趣才会有一连串的问题出来。

IPO是为了解决问题而生的,好像与分享这个话题没有太大的相关性。我想重点谈谈O这个环节。

我也是后来才体会到分享的那种美妙的感觉。你们有体验过吗?

那在O这个环节,我也只谈一个:知识分享。

本质上,知识分享不能算是产品,一个知识体系或者知识系统,甚至是一篇论文一本书才算是产品。但我觉得,对于刚在学习这条路上走的不远的人来说,也许输出一个简单的知识点或者收获点已算是他自己的产品。

为什么要输出知识,分享知识?

学习不是一件很私人化的事情吗?

那,阅读也是啊。但为什么阅读沙龙、阅读分享会可以开的那么火呢?

最近,社群也很火啊。

人是社会性动物,他需要交流。也许我们在知识上的功夫还不扎实,还学不到家,但在我们达到终极目标的途中,我一定需要一个分享的窗口。

一个人容易胡思乱想。

其实这个和“费曼学习法”很像,就是把你的知识表达出来,以师者的身份去检验自己是否真的把他学扎实了。

有很多的学习打卡,学习分享,表面上是打给别人看,实际上是打给自己看。

如果你的分享是用心准备的,不是以浪费别人的时间为目标的,也不至于是有害的话,那总会对别人有影响的。长远来看,我们就是在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自己的影响力,甚至社会价值。

试着把你已有的东西做个简简单单的分享或者小小的产品化,让自己的输入输出转化圈动起来。享受学习与成长吧。

成长是有路径的,快不起来,那就慢慢来,不要急,不过我们也可以找到好的方法让自己跃迁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764评论 25 709
  • 2016年就快要结束了,好久没写简书了,这次就在这里盘点一下今年看的书吧,今年看了八十几本书,离原定的100本的目...
    飞巴阅读 3,365评论 2 3
  • 可能会有很多原因导致这个:1、我遇到的可能是版本兼容性的问题吧,通过在settings.py文件中添加如下代码即可...
    ysnows阅读 2,523评论 0 0
  • 知识服务收费,嚷嚷了许久,好像一些beta版本或山寨版本已经在试运行了,但是正式版还迟迟不见面世。 有人说,“得到...
    余思瀚阅读 3,411评论 0 1
  • 2012年2月22日(农历二月初一)父亲永远离开了我。明天又是清明节,五年过去了,许多次在梦里重复同一个场...
    北极云莓阅读 1,88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