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今天的专栏,你对于物件的心智模式是什么?带着这个觉悟观察一下你的人际关系(你保持了很多不舒服、不合适和不需要的关系吗)和事项安排(你安排了太多垃圾任务吗?),你有什么新的感悟?——《超级个体》提问官古典 每日一问 14/30
今天的提问,依旧非常深刻和实用。我从三个方面来回答。
人与物
从小家境还可以,又是名义上的独生子女,出于便捷性需求,我习惯于独自拥有一件物品,没有和他人共享的习惯。
随着购买拥有物品的增多,衣柜和书柜都被填满了。为了放下新衣服,只能送出旧衣服。所幸,买的衣服款式质地还不错,能被瓜分干净。
而书呢,有时候买来一周不到,就不喜欢了,自己都不认可当时的口味,更不好意思送人了。喜欢书的人不需要我送,不喜欢书的人,我送了也未必会看。空间的局促,这迫使我买书变得理性,能用kindle看的书,就不买纸质版的了。
化妆品和零食一次性买得多,很多还未使用,就过期了,所以不再乱购入。名牌包包呢,曾经追风购入,后来发现自己其实没有那么喜欢,于是送出去了。
另一方面,我自己使用的东西,要是好朋友看上了,我会送出去。记得高中时,朋友看上了我穿的一套衣服,我自己也蛮喜欢的,但是不及她的喜欢,因为买不到了,我就回宿舍洗洗送给她。这给我的启发是,物品要被最喜欢的人拥有,才可能被善待,否则,不是被漠视,就是被遗弃。
近年来,我对物品的驾驭能力在慢慢提高,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拥有物品的同时,也被物品拥有着,所以古有“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之说。打算这一周持续整理我的衣柜、书柜、房间,下周处理手机和电脑桌面。其实这也是一直想整理的,趁着这次作业,好好清理。留下少而精的,让自己怦然心动的东西,与物品友好相处。
人与人
人际关系上,我喜欢的,我会主动去靠近,然后花精力去维护。我觉得不舒服的,我会屏蔽。我喜欢清清楚楚的关系,拒绝暧昧。
之前未婚,参加了罗辑思维的相亲大会,我是当时第一页的二号,嘻嘻嘻。后来有700多人加我,有男,竟也有女。有人加我的时候会交代,纯加友,已婚。当我结婚了,还有人问我把自己嫁出去了没,我也会如实回答。坦诚才会吸引坦诚,结果有个别人,我们成了朋友,比如咱们超级个体群的某某,嘿嘿。
人与事
我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如阿兰·拉金所言,在时间很紧迫时,还会去做一些不必要的事,主要是因为我能够熟练地完成这些事情,并从中获得成就感,而对于重要的事情我却缺乏信心,并一直在刻意的回避它。
这一年多以来,我有记录时间的习惯,只是很少对时间分配做复盘,所以在时间的效用性上还需要提高。觉察即改变,最近开始对事情做复盘了。一件事情发生之后,我会试着在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件事,再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把事情干好,以免下次发生同类事情的时候,不再掉坑里,进而让做一件事的效用最大化。
而且安住当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再想其他事,这样会很忙很累。如果把心带回当下,再多的事也只有一件,即当下要做的这件事。只要做好一件事,就不会太忙太累了。身减负,心也要减负。
断舍离,在入口上少买,一旦发现不适用了,就及时清理,进而脱离对物、对人、对事的迷恋。这能帮助我弱化我执,可以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实践。通过这次的梳理,更加坚定了自己要过少欲知足、高效能的生活。
通过对待物品的方式来观己、观人,有意思!
买太多当下用不到的东西,是担忧未来。
留存太多目前和将来用不到的东西,是留恋过去。
其实,世事无常,心念也在不断变化。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觉得将来会需要的东西,可能随着那个时候能量的变化,变得不再需要了。现在就买,无疑是给未来添堵。还是学会放手,放过未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