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即使筇竹寺的禾木亭再美,体空再诚恳,也难以留下徐霞客。这天,徐霞客游上中洞,上洞满是野鸽,妙高寺不染尘埃,夜宿沙朗村时,他却遇到麻烦。
(公元1638年)十一月初八,徐霞客和体空分手后,他让挑夫从南边沟涧去海源寺。他自己和顾仆仍从来时的路走出峡谷。
他们往东登镊山岭,山岭上乱石林立,犹如云彩涌出。他们来到上洞,其洞口朝东,高高的很开阔,洞深六七丈,宽和高六七丈,洞顶穹隆形,洞底平坦如磨刀石,四壁圆圆地围着,没有嵌空透漏的形状。洞后有块石头一丈多高,耸立中间,有弯曲的间隙。
他们越过石头往里走,洞壁凹嵌进去,下坠有两丈多,底部完全漆黑。徐霞客顺着间隙坠下,后壁的小水珠滴滴答答地,落到底部就不见了,黑暗的地方逐渐明亮。
洞顶有很多野鸽筑巢。野鸽见人进洞,不停地乱飞。当地人在洞中设置机关捕捉野鸽。有个砍柴人见他进洞,就站在外洞等,等他出洞后才离去。
徐霞客和顾仆往北,来到中洞。中洞洞口也朝东,其深度、宽度和高度都不及上洞的三分之一,四周洞壁圆圆地围着,没有其它岔洞,洞左耸列着一根石柱,石柱上有两个小洞透到外面,让人感到与众不同。
在洞前,徐霞客看到去妙高寺的大路,就让顾仆下山到海源寺招呼挑夫,约在妙高寺会合。
徐霞客一路翻山越岭,山坞口的石峰向东耸立,层层叠叠、凌空飞舞,位于各沟壑交会处。徐霞客误从西坞南的山崖往上攀登,发现走错了。他往西北坠下峡谷,穿过峡谷底,登上冈脊,冈脊没有寺庙。他走了半里,发现冈脊和寺隔着一个坑。冈上有一座塔,正正地和寺门相对。他从山冈东北下坑,再从坑底登上北面山崖,往北经过路边茶庵,这是去富民县的大路,茶庵旁有门坊。他沿着峡端西从半山腰进去,走了半里,来到妙高寺。
妙高寺的寺门朝东,寺前临双层峡谷,寺后背靠三华峰,三座山峰高高地簇拥形成山坞。妙高寺坐落在山坞中,高而不觉得孤立,静而不觉得空旷,也是一处名胜。大殿左右两边,都有官府的房屋,只因这里是富民县和武定府的要道。寺里很幽静。当地人说,妙高寺正殿上有避尘木,所以寺中没有尘土,这种说法,徐霞客无法考辨真假。
徐霞客在妙高寺眺望了一阵,想着行李该到了,就去茶庵旁等候。过了很久,顾仆和挑夫才从坡下上来。徐霞客拉着过路人询问去沙朗的路,有的说仍旧下坡,顺着去普吉的大路就到了,是省里通行的路,这条路绕但好走;有的说再上坡,从牛圈哨分出的岔路往里走,是这一带人所走的直达小路,这条路近但难问路。
徐霞客说:“既然上了坡,怎么能再下去呢?”于是再上坡。他们曲曲折折地翻过岭头,顺着岭北往西,绕着山崖走了两里路,有座小石峰从岭北延伸过来,与南边山峰相连,两峰间有数户人家居住,这是牛圈哨。河水东边、西边,从这里分流。从牛圈哨西直直下去,是到永定桥的大路。
他们在牛圈哨吃了午饭后,顺岭脊走了九里,遇到一个背柴的人,在他指点下,他们往北从岔路下到峡谷中,走到峡谷底,就是清水塘下游。他们从峡谷西,顺着坡麓走,小路时断时续,乱石崩塌。他们走了五里半,西山之麓依傍着沙朗村,村舍高低错落、层层叠叠。他们进村叩门借宿,被拒绝。最后,他们勉强在一位老人家住下,主人竟然不去找米做饭。
敬请关注“景致记录”看古今美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