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端午,看着满屏的“端午安康”,以及又有好事者一本正经地科普“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江所以不能说’节日快乐’只能说’端午安康’”,我再一次尴尬到脚趾抠地。
按照这个逻辑,春节也不能说快乐,因为过年的风俗源于“驱除年兽”、躲避灾难,跟怪兽恶战实在没什么好快乐的;七夕节也不能说快乐,牛郎织女一年才见一次面,何其伤感,你怎么好意思在人家面前快乐;儿童节更不能说快乐,国际儿童节是为了悼念1942年6月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你忍心快乐?以后我们的节日问候语改成“春节保重”“七夕蓝瘦”“六一节哀”得了。
那么,究竟能不能祝别人端午快乐?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今天,我们就拨开迷雾,探索端午节的前世今生。
屈原生长于春秋战国,而端午的起源,要早于屈子的年代,可追溯至夏商周所在的先秦时期,与那时的历法有很大关系。
先秦采用干支纪年,也用干支纪月、纪日。先来认识一下天干地支:十天干,即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与地支搭配,用来纪年,比如我们熟知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戊戌”与“辛亥”就是用干支表示年份。
单独的十二地支,又可以对应月份。在古代历法里,把北斗七星斗柄上最末的那颗,称为“招摇”,历法按照“招摇”位置的推移,作为对应月份的标准。按照当时的夏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也就是以地支里“寅”对应的月份作为一年的第一个月。这样,当“招摇”走到第五个月,正好指到“午”,所以第五个月也称为“午月”。那么,五月的第五日,也就对应为“午月午日”,史称“端午”、“重午”。
按照干支历法,北斗星正正指到“午”时,刚好是节气里的“夏至”,所以端午与夏至渊源密切,端午节驱虫辟邪的习俗也与夏至息息相关。夏至这天,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最长,自此以后,白昼逐渐缩短,阳气转衰、阴气渐起,所以古人认为“午月为恶月”。而端午之日,因是“午上加午”,被看成“恶月”里的“恶日”,是最易滋生邪气的一天,甚至端午这天出生的孩子被视为不祥,会被父母丢弃。
在这个由阳转阴的时节,采药、驱邪就逐渐成了端午的习俗。古人认为用兰草汤沐浴可以驱邪,屈原《九歌·云中君》里就有“浴兰汤兮沐芳”的句子。汉代阴阳观念盛行,端午习俗出现了手臂系五色丝、门口挂桃印,以驱除不祥。到了魏晋南北朝,龙舟竞渡、吃角黍等事项出现在端午文化的记载中,并与屈原的传说相融合,成了后世端午节习俗中非常重要的节日内容。文人们充满想象,把吃粽子说成“投水以祭屈原”(南北朝《续齐谐记》),把赛龙舟解释为“命舟檝以拯屈原”(南北朝《荆楚岁时记》),端午风俗就都与屈原产生了直接的联系,以至于后人常常将屈原的传说当成端午的起源。节日传说承载着文化意义,传递出民众对先贤的情感,但这只是一种浪漫传说,自然不能看做节日的真正起源。
唐宋时期社会繁荣,端午节竞渡活动也更为盛大——“鼓棹争归,竞会亭上”,敲锣打鼓好生热闹,连皇帝都爱观赏竞渡之戏。采药草、沐兰汤的习俗不但保留下来,还更为兴盛:将形似宝剑的菖蒲叶悬于门上,以避邪气;“斗草”、“射粉团”花式游戏,平添节日乐趣......明清以后雄黄酒使用较为普遍,兴起了“端午喝雄黄驱避蛇虫”的风俗。
尽管古代社会分分合合、动荡诸多,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却未断裂,端午节在现代仍是非常重要的节日。每到端午,临水的南方赛龙舟,乏水的内陆插艾草,全国人民总要对粽子口味争执一番,而我们也一直铭记历史的浪漫,口口相传着屈原的求索精神。人们用隆重、热烈的方式驱邪求吉,当然欢快喜庆;纪念先人也不必苦大仇深、故作悲壮,毕竟,中华儿女历经千年传承着先贤的精神,本就是一件值得庆贺之事。“端午节不能说快乐只能说安康”,实在是牵强附会——端午是乞求康健的美好佳节,现在更是有了三天法定假日,我们当然有权快乐!
“一一雕盘分楚粽,万户千门喜气多。”别绷着了,想乐就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