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二,九零后的我们有多少人还能收到压岁红包?
小时候时光还很慢,人情味还很浓,过年还有味儿。刚进腊月,我们就数着日子盼过年。
农村孩子,很多好吃的好喝的只有过年的时候,父母才会破例给我们买。新衣服,压岁钱也只有过年才有。
长这么大,除了替孩子收的压岁红包,我还没收过给自己的压岁红包。因为我们家里父母亲戚都是直接给压岁钱。
十二岁以前,还有着孩子的天真和随遇而安,每年过年去姑姑舅舅家拜年,如果有人挽留住两天,这就意味着每天有好吃好喝好玩的等着,断然是不会拒绝了。长大以后总觉得再亲的亲戚家里也不如自家住的自在,再有亲戚挽留,几番推辞之后还是会当天就回家。
小时候最爱去小姑家拜年。小姑家住在我们镇上的街道里,最开始没有店面,只在街道赶集摆摊,后来有了店面就住在街道的店面二楼。
大姑家离我们家不远,但是大姑父早年出车祸去世了,两个表姐已经出嫁,家里还有个脑子有点问题的表哥,日子过得很拮据。
两个舅舅和一个姨妈离我们家比较远,早年没修高速路的时候翻山越岭得一天才能到他们家。
所以我们最喜欢去小姑家里拜年。小姑家里过年总会买很多糖果花生瓜子,吃也吃不完。小姑父会做卤肉,每年过年会做卤味,猪头,猪心,猪肝,猪耳朵都有。这些我们家每年都只有一点点,还没过年就嘴馋得想吃,可是妈妈管的紧,怕吃了到过年就没了,非得让我们到过年才能吃。
小姑家里是开铺子的,一定会给我们压岁钱。所以我和姐姐都喜欢去小姑家拜年。
过完大年三十和初一,初二就可以去给姑姑拜年了。妈妈从柜里挑出六把整齐的挂面,再拿一袋白糖,再配其他两样(时间太久忘记其他还有啥了)装进篮子里,找一条干净的毛巾或是枕巾盖在篮子上,同样的再装一篮,姐姐和我分头给大姑和小姑去拜年。
我们姐妹俩总是因为谁去大姑家谁去小姑家争来争去,因为都想去小姑家,想吃糖果吃肉,想要压岁钱。妈妈没办法,安排我们初二一起去大姑家,初三一起去小姑家。
大姑那个人特别爱唠叨爱诉苦,他总是边做饭边不停地讲述她的事情,讲我爷爷如何不爱她不让她上学,她大字不识一个嫁到这个家里又是这番光景,如何如何命苦。姐姐和我那时还是孩子,哪里爱听这些,恨不得赶紧吃个饭就跑回家,但是我们知道不能这样,好不容易挨到吃完饭,我们提着篮子就要走,姑姑看我们要走,就拉着我们篮子给塞几个馍馍,再用枕巾盖住。我们这才一路跑回家。
初三去小姑家,我家离镇上小姑家有一段路,我们年龄小,走路要走将近一个小时,我们姐妹俩轮换着提篮子一路欢欣雀跃地走着,也不觉得篮子沉,也不觉得路途遥远。
到了小姑家,小姑首先是去对面的铺子买一斤元宵回来,煮了醪糟鸡蛋再煮上元宵,给我俩吃一碗,然后才开始准备丰盛的午饭。我们姐妹俩跟姑父坐在火盆旁边,烤着火吃着糖果,心里美滋滋的。午饭端上桌,一桌十几盘菜有一半都是卤肉,猪耳朵一盘,猪心一盘,猪肝一盘,还有炒肉丝,红烧肉。姐姐和我都是大快朵颐。吃完饭我们经常还舍不得走,有时姑父会留我们住两天,说是镇上有舞狮子表演,让我们留下来玩。我们当然开心的留下了。
小姑父年轻的时候是镇上舞狮队的队长,每到年前几天就忙的不着家,天天跟人一起排练舞狮舞龙,只等着年后在街道表演。只记得有一年,去小姑家拜年就在他们家留下了,因为姑父说他当晚要组织龙狮会。农村人爱热闹,那天晚上在镇政府的大院里,挤满了看热闹的人,都是附近村庄的人。姑父领着狮队在人群围成的大圈里表演,锣鼓声响,人声鼎沸。那天我和姐姐差点走丢,玩到半夜才回到姑姑家睡觉,一觉香甜地睡到天亮。
第二天吃了早饭,我和姐姐又说要回家的事,小姑就给我们的篮子开始装东西,馍馍,炸丸子,花生,糖果,橘子,还有一袋元宵,让我们带回家去吃。
最后把我们送出门,送到路口的时候,给我们俩口袋里塞压岁钱。我俩其实心里特别想要,但是妈妈叮嘱过不许要姑姑给的压岁钱,我们只能不断推让,但是记忆中,没有一次推让成功过。妈妈是个争气的人,不愿我们拜年就是冲着压岁钱而去,小姑又是个倔强的人,疼爱我们,一定要给我们压岁钱。
小姑算是父亲的兄弟姐妹中过得最好的,她知道我们姐妹在家吃不到什么好吃的,也没有零花钱,总想给我们一点。尤其是有一次,我们姐妹俩怕回家挨妈妈骂,怎么都不敢接小姑给的钱,但是又抗不过小姑的纠缠,于是我俩提着篮子就跑,从街尾跑到街头,小姑一直在后面追我们。我们跑过街头转了个弯,看不到小姑追我们了,我们以为小姑已经回家了,就慢下来往回走。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又听见小姑的声音在后面喊我们。
我们一看小姑已经累的上气不接下气,我们担心她年龄大了不敢再跑,只好往回跑了一段扶住她。她把一沓压岁钱塞到我们篮子里,心满意足地回去了。
姐姐和我把那沓压岁钱拿出来,都是十块五块的,一共六十块。我们俩兴奋极了。在那个一毛钱还能买到两颗糖的年代,六十块钱对我们俩来说就是巨款。那时一百的毛爷爷还很少,小姑家做的也只是小本生意,十块五块都算是整钱了。
过年大年初一,妈妈会给我们每个人的口袋装压岁钱,姐姐和我一般是二十块钱,父亲最多,可能是几百,妈妈说父亲是挣钱的,装着大钱来年才能挣大钱。
然而那二十块钱在我们姐妹的口袋从来没有装到过大年初二,妈妈就要回去了,说怕我们弄丢了。我们俩去姑姑家拜年拿到的压岁钱回到家也被妈妈收走了。
我们甚至想过回家给妈妈瞒报压岁钱的数目,这样自己就能私藏一点了,但是最后每次都不敢做。我们不会撒谎。
这就是我的压岁钱,压岁完了就不是我的了。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们过年的压岁钱也水涨船高,像我们家庭条件一般的给孩子两百到五百不等,条件更好的给一千多,再好的还有给上万的。
我想我当年的压岁钱妈妈收回去了,最后也花在了我们家里。现在我家孩子还小,收到的压岁钱我代收,也花在这个家里了,但是当他长大了懂事了,他收到的压岁钱我该怎么办?
虽然等他长大懂得金钱的概念还要几年,但是这个问题也该思考思考了。
不过,等他长大了,不能改变的原则是,我们给他的压岁钱和他收到其他长辈给的压岁钱,我们都不得贪污。
今年过年遇到肺炎疫情,在家自行隔离,不能出门拜年,谨以此文回味童年,回味小时候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