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卡】有一种“第三者”叫手机——《沟通的艺术》打卡第16天

【8+1读书会阅读打卡】

【打卡】第16天2025.9.19

【书目】《沟通的艺术》

【读者】吴老师

【阅读摘抄】

社会科学家们已经开始在重度使用社交媒体与人际关系问题之间发现一种关联模式。例如,研究发现,一个人与别人的人际关系亲密度,和他沉浸于在线社交网络的程度呈负相关。“另一些研究也显示,当人们面对面讨论个人话题的时候,仅仅是有移动设备在场,就会对他们的亲近感、联系感和谈话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阅读感悟】

手机已经成了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工具,有人甚至开玩笑地说“手机已经成了人体的某一器官”。

这个玩笑夸张吗?好像一点也不夸张。

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已经越来越重,一个成年人如果一天与手机隔离会怎么样?他会无所适从,会魂不守舍。

如果,哪一天去上班忘了带手机,好像损失了一个亿一样。

我们可以无数次看到这样的画面:一对情侣在饭店吃饭,除了吃饭前的点餐或许有少量沟通,接下来的等餐、吃饭,全程都在各自看手机,直到结束;一位老人过生日,儿女从四面八方赶回来陪老人过生日,可是,饭桌上看到的却是大家都在低头看手机;家长陪孩子写作业,孩子在写作业,家长在忙着看手机……

殊不知,许多很好的关系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一点一点走向破裂的!

对此,我有亲身体会。

每天,我妈从养老院照顾我爸回家,总喜欢来我这儿坐一会儿说说话。如果她来了,我把手机放得远远的,坐下陪她聊天,她会非常开心地跟我分享许多事情,越说越想说。反之,如果我拿着手机,时不时看一眼,或者捣鼓几下。她就会很快地表示:我回去啦,别耽误你的事情。我能感受到她的落寞。

陪伴女儿的时候,无数次发生这样的事情。跟她交流时,我总会拿着手机时不时看一眼,这时她会特别生气:“我说话你也不听,手机才是你的女儿。”

其实,现在想想妈妈和女儿的反应,我也有同感呀!

所以,当与别人面对面交流时,请学会放下手机,不要让手机破坏了你与在乎的人之间的关系,不要让手机成为“第三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