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坚持写作难吗?看别人每天日更仿佛很简单,但是真的做起来,才发现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人总是会有惰性的,就是会有那么一天,什么事情都不想做,也不想写,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在阻拦自己,但是放弃吗?已经坚持这么久了,那么多的人还在坚持,我要比他们先放弃吗?坚持很难,但是对我来说,放弃好像更难。
现在有很多的写作平台,相比以前的人来说,我们发挥的空间和境地都好了很多,陈忠实写《白鹿原》的时候,存稿是用手写出来的,在一个不大的圆桌子上,他完成了将近50万字小说的创作。反观我们现在可以用手机打字,可以用电脑打字,甚至可以将自己心里想的都说出来,再转化为文字。科技的进步让我们说话的空间越来越大,作家好像离我们很近,但是写出的好作品却远不如老一辈时候多了。
锻炼自己的日更能力,也是想看我对于一件事情可以坚持多久,以前我总觉得自己没有时间,但仔细想一想,我是真的没有时间吗?如果真心想做一件事情,想把它做好,我一定可以挤出很多时间来的。鲁迅都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我这两天还看到鲁迅写的一篇杂文《论他妈的》,流传了那么久的脏话竟然被鲁迅以论文的形式写了出来,还论证的头头是道。所以天生的作家就是就地取材把脏话可以写成名篇。
日更还有一个比较困难的点就在于每天都要写,但是人的大脑存储空间是有限的,没有素材和灵感的时候,就会陷入一种窘迫的境地,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如果每天写作的话,那么写作就是和吃饭,洗脸,睡觉,刷牙一样稀疏平常的事情,我们每天都可以记着要做这些事情,但是写作不一定能完成。这说明我的素材积累还不够,其次就是我的知识面太浅了,这就会倒逼我们去读书,不读书就没有输入,但是读书的时候,同样面临一个问题,浩瀚的书海,你能一眼分辨出来哪些书是好的,哪些书是一堆废话吗?所以先从经典和名家推荐读起是最保险的选择。
我给自己定的写作方向是散文,现在随着自媒体的流行,散文和传统文学出现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散文好写,写出内涵的不多。越来越多的人去写散文,但是读散文的人寥寥无几。很多人没有兴趣从另外一个陌生人的日常中去浪费时间,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那么写出质量高的散文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各家的散文经典,当然新疆作家李娟的散文我最近拜读了一下,不外乎很多人对她的作品评价很高,她的文字天然去雕饰,用最朴实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新疆阿勒泰地区最美的风景。相信每个读完她散文的人都想去新疆游玩一番。
散文作家通常对“物质”有着非常敏锐的感受力,由物及人及情,感受到一般人视若无睹或难以企及的广度与深度。我私以为这是一种可以后天锻炼的本领,一个身体健全的人他都是可以感受到万事万物的,所以每个人都可以运用自己的五感去写作,去写自己的感受,当然文章的高度取决于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阅历。我想李娟打动人的是她的真诚,她没有很高的学历,正因为此她有一颗很纯粹的心,她的身心完全归属于自然,心灵通透澄明。我们许是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太久,看到的东西太繁杂,缺少那种自然的纯粹,所以文字也不能免俗。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除非是天赋型的选手。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日更有意义吗?我觉得当然是有意义的,每天写作的时候,可以倒逼自己的脑袋去思考,时间长不思考真的会生锈,在平时工作的时候,免不了会突然恍惚,不知道在别人说什么,不思考理解力也会变差。日更是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的,当然如果是为了日更而日更的话,那就要另当别论。
日更的初心是什么?是想改变自己总是半途而废难以坚持的人设。无戒老师说:“作家就是一个裸奔的人,作家是没有秘密可言的。”以前我不认同这句话,现在我觉得他说的很中肯,把自己的内心剖出来给别人看,那不就是作家要干的事情吗?这个事情对于现在的我来说确实有点困难。我记得我以前很喜欢看《朗读者》,董卿在里面对初心有一个解释,“初心最开始的时候,往往简单朴素,但是他会慢慢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又仿佛站在零的起点慢慢绵延成很长很长的道路,到最后我们才发现,所谓初心,就是在所有的愿望、誓言、和梦想中离自己最近的那颗本心。”
也许我的初心蒙尘了太久,要擦拭它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就是日更,日更与我而言,不像是一种辅助工具,我更希望我通过日更可以把被城市的霓虹灯光所遮蔽的初心,遗忘在深海、荒原、高山的初心找回,并且慢慢形成一条绵长的道路,当我回头看的时候,我在一年过去之后,不是又遗憾的说句“今年,又是如此平常的一年。”星星并没有消失,它只是被人类所制造的幻象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