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针对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针对所有那些想掌控自己的人生、塑造自己的潜力、不向命运低头、不甘于现状的人。
永远记住:如果不花费无数小时的时间进行刻苦练习,没有人能够培养杰出的能力。
这本书,听好几个我关注的博主提到过,终于在爬楼机,椭圆机上训练时,带着读完。
满足了好奇心,也挺有收获。
刻意练习的特点
1刻意练习发展的技能,是其他人已经想出怎样提高的技能。
已经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的技能的人,其中不乏杰出人物。训练方案由导师或教练来监管,会少走弯路。
如果没有导师,牢记三个F: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纠正(fix it)。
2刻意练习,发生在人们的舒适区之外。
要持续不断的尝试,那些刚好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物。一般来讲,这并不让人心情愉快。
3刻意练习包含得到良好定义的特定目标。
者通常包括目标的某些方面,他并非指向某些模糊的总体改进。
4刻意练习是有意而为之的。
他需要人们完全的关注和有意识的行动。简单的遵照到时候教练的指示去做,还不够,自己也要你定目标,控制练习。
几乎没有科学证据表明,世间存在可在任何情形中运用的一般“意志力”。
身边的人习惯,氛围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干扰自己练习的事情,想办法将之控制在最小也有很强操作性。
一万小时法则
杰出人物通过年复一年的刻意练习,在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改进,终于练就了他们杰出的能力。没有捷径可走。
一万小时的原理或者接近一万小时的时间,用3F原则,不断地去练习一个东西,你就可以变得很厉害。
1万,并不一个确切的数字,只是象征性意义,可以理解为“长时间”长期坚持”“数年”等。它强调的是这样一个事实: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成为本领域内的杰出人物,必须经历多年的练习、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没有证据表明,任何在其他方面正常的人,生来就不具备唱歌、解数学题或拥有其他任何技能的才能。
从长远来看,占上风的是那些练习更勤奋的人,而不是那些一开始在智商或者其他才华方面稍有优势的人。
没有那个学生热爱练习,所以,也就没有哪个学生,学习的动机比别人更强。
所以,想要学有所成,也许没有那么难,成功的路上不拥挤,你只要克服自己的惰性,而不是纯粹指望兴趣。
所以很多的人平时摸鱼,热衷抱怨,习惯性躺平摆烂,间歇性踌躇满志,并没有多和自己死磕,没有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竭尽全力,不足以谈人生,也注定会离成功很遥远。
最杰出的人,是那些在各种有目的的练习中花了最多时间的人。
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持续联系,突破极限。
书中用实验对象史蒂夫为例,阐述了他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是如何天战记忆力实验的。
史蒂夫主修心理学,对儿童遭其发展感兴趣,待人友善,坚持长跑。
这些再开始觉得与实验没有任何意义的品质,后来证明至关重要。
在到达自己的识记极限之后,他依然坚持不断练习,一周内,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不同的行业/领域、不同的技能,需要练习的时间是不同的,有的是3年、5年,有的是10年、20年。
长时间的练习,并不是机械、简单的重复,而是有目标、有计划、有反馈、有人指导、有心理表征的刻意练习,这样才有效果。
刻意练习和天真练习
我们应该有听说过这么一句话“不要一味埋头苦干,要记得常常抬头看看路”。
刻意练习和天真练习不是一回事,前者需要自己及时停下,边干边想,动头脑思考,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后者是不思考,不提升,只是机械重复。
这种“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但是不走心、不思考,干的好或者不好、哪里干的好哪里干的不好,自己并不知道,没有有意思地去提高自己的薄弱环节。
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
有目的的练习,意味着要比天真的练习更有目的性,考虑更周全,而且更为专注。走出你的舒适区,但要以专注的方式制定明确的目标,为达到那些目标制定一个计划,并且想出检测你的进步的方法。还要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
一般而言,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甚至说,在本行业干了20年的医生、老师或司机,可能还稍稍比那些只干了5年的人差一些,原因在于,如果没有刻意地提高,这些自动化的能力就会慢慢地退化。
所以,不是每一个工龄长的工人,都是优秀技术人员,不是每一个老教师,老医生,都一定会有过人之处,他们只是把最基本的工作,不断简单重复做而已。
具体改进操作
我们知道了要下功夫不断训练,也知道了要用脑子,不断总结复盘,此外还应该注意什么呢?
1.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学会定目标是第一步,确立为什么这么做,想达成什么。
2. 专注
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全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3. 有反馈
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4. 走出舒适区
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除了有目的的练习的目标明确、专注、有反馈、走出舒适区等四方面之外,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向本领域/本行业最杰出人物/顶尖高手学习。
5试着做不同的事
遇到了瓶颈期,好像怎么努力也突破不了了,这时候我们不是要试着做更难的事,而是要试着做不同的事。从不同的角度,尝试达成,
比如减肥健身,换一个训练项目或许大有收获。
任何人都可以进步,但需要正确的方法。如果你没有进步,并不是因为你缺少天赋,而是因为你没有用正确的方法练习。
最后用书中的话,送给每一个看到文章的你:
练习是决定某人在某个特定领域或行业中最终成就的唯一重要因素。
你可以掌控自己的潜力。
你可以坚持、坚持、再坚持,是你自己变得卓越、卓越、更卓越。你的进步有多大,取决于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