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世界上最伟大投资家,首先进入我们脑海的可能是“股神”巴菲特,但是,有这么一个人,巴菲特对他的评价是“用思想的力量,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以非同寻常的速度从猩猩进化到人类,否则我会比现在贫穷得多”。
这个人就是巴菲特的好友、幕后智囊以及黄金搭档——查理·芒格。他跟巴菲特一起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打造成了美国商业史上最成功的投资控股公司。
这个公司有多么牛呢?据说,如果你从公司创立之初,就把1万美元交给它管理,那么今天你的资产至少已经到了2.7亿美元,而且还是税后!
虽然不能回到过去交这1万美元,但是你可以很轻松地学到让创始人巴菲特从猿变成人的思想。因为芒格把自己一生的智慧都写进了这本《穷查理宝典》。
在他所有牛逼闪闪的思想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多元思维模型”。
所谓的多元思维模型,是一种思维模型的复式结构——要求你不断学习各种学科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多种思维方式;每当需要思考的时候,就把它们全部调动起来。
举个例子,看过英剧《神探夏洛克》的人,应该会对主角在犯罪现场的分析印象深刻。他会把地上的德语单词什么意思、尸体指甲里泥土的土质、某地区的空气湿度等所有信息综合起来,准确判断死者的身份以及死亡信息。
我们普通人之所以做不到,一方面,我们可能根本没学过这个知识,比如知道地上的单词很重要,但是分辨不出来是哪国语言;另一方面,我们不知道什么信息是重要的,互相矛盾的信息哪个更有参考价值,比如泥土到底是不是来自特殊地区等等。
夏洛克掌握了知识足够多,外语、土壤学、大气知识、物理化学等等,了解的信息也足够全面,所以能够快速并且综合地作出判断,描摹出案件的真实情况。这就是单一思维和多元思维的不同。
芒格举了一个更简单生动的例子,比方说玩桥牌,或者你可以用麻将去想。玩过桥牌的人都知道,想要获取胜利,你得熟记牌型、百分比、分配,了解叫牌、问叫、答叫,缜密的计算以及同伴之间的配合都是不可缺少的。
一心只看牌面的人,肯定玩不好。正如那句谚语所说,“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这是处理问题的一种笨办法。
芒格认为,越是专业人士,越需要多元思维模型。这一点很好地体现在了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上。
大学里面,一般会有各种各样的学科和专业,比如文学、人类学、临床医学、土木工程等等。
但是学生的课程一般不会只有专业课,还会有公选课,比如高等数学、逻辑学等等,也有很多通识讲座等等,主题从英国文学到考古,再到宇宙观测,什么都有。
而且越是名牌大学,越重视通识教育,甚至专门创建通识教育实验班。
比如清华大学的新雅书院,大一可以在清华任意选择专业和课程,大二再根据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也是一样的设置,是每年招收状元最多的学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