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雾霾!
北京,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霾都!
不想窝在家里当沙发土豆,又不想自我谋杀去大街上溜达,登高寻“蓝”,便成了唯一的选择。
四点多起床,六点多赶到集合地点,八点半到达大营盘明长城。
一下车,赶快先呼吸下新鲜空气,然后抬头看看虽不算彻底透亮,但已经比城里好了不知多少倍的天儿。然后才远望了下今天要走的山。半明半暗的光线下,群山连绵不绝,似乎没有尽头。
山的那边是什么?有一群可爱的蓝精灵么?还是有浩瀚的大海?脚未动,心已远。
山的轮廓,或圆润或瘦削,或紧紧相依或傲然独立;有得像仰卧安详而睡的女子,有得像正在吞吐天地精华的金蟾......
今天的行程预计十八公里。或许平路这不算什么,但在不断上上下下的山上,这还真算点什么。何况冬日天短,如若天黑后还未下山,还是有一定危险的。所以下车后,大家简单整理下装备,立刻开始攀爬。
今天要攀爬的路线是大营盘长城-样边长城-水头长城。
百度查得以下资料:
大营盘长城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瑞云观乡南部山区,修建于明朝正德15年,201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样边长城(庙港长城)是怀来县境内保存最完、建筑质量、规格最高的一段长城,位于庙港东、横岭西,总长约3000米,城墙都是用规则的大石条砌成。据说它是明代修建长城的 “样板工程”。
对于水头长城,百度并无明确记录。很惭愧,去之前,啥也不知道。直到看到纪念碑,才知晓刚刚走过的断壁残垣,曾见证了那样一段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历史悲歌。回来百度,也有很多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只是过去了几十年而已,烽烟散去,英雄远去。可是,不应该,记忆也远去。一段痛苦屈辱的历史,同时也是一段血与火的历史,不应该被遗忘。太沉重?不,这样的重担,我们必须担不能卸。一个健忘的民族,一个消解历史的民族,一个忘却英雄的民族,是无法走远的。
一切都是暗色调的:枯败的杂草,瑟瑟的落叶,光秃的枝条,以及沉默的条砖和凌乱的碎石。一切却又是充满活力的:努力攀爬的人群,蓝蓝的天,自在的云,还有那颗跃动的心。
曾经平整的长城,而今到处是灰白色的碎石。曾经雄伟的屏障,而今孤零零地蔓延在萧瑟的天地间。可是,没有人可以忽略它的伟大和辉煌的过去。
时而是生生的拔高,一条灰白色的粗粝“编带”,延伸向蓝天。45度仰角,让我只能仰视。然后俯下身子,一点点往上蹭,气喘如牛,浑身冒汗。时而是敞亮的“街道”,依山形蜿蜒而去,宽可跑马。你尽可以在这里蹦个高儿,撒个欢儿,尽情嘚瑟一下。时而有间隔的女墙,从四方的口子望出去,层峦叠嶂,无限苍茫,尽可以撒播想象,当年从这个小小的口子里,往外射出了多少利箭,呼出了多少喊杀;时而是仅可容一人行走的“单边墙”,我只能如戏台上的大家闺秀一般,小碎步慢慢挪,不敢有须臾造次......
走着走着,太阳出来了,忍不住手搭凉棚往远看。阳光在远山上肆意挥洒着,或是大块的亮,或是深沉的暗,或是纵横交错的线条。这样的画,抽象而真实,眩晕而温暖。零星点缀在山坳里的村庄,阳光打在红色的瓦,黑色的门,黄色的玉米串上,俗世烟火的温馨。往近看,是苍黄的枯木荆棘,沉默着,是在为明年春天的苍翠积蓄力量吧。往上看,是大片的蓝,如打翻了燃料桶,贪婪地看着,不忍眨眼。还有在天际的白色“羽毛”,层层分明,根根清楚,好想伸手摸一摸,是清凉无骨的么?
可是,一到背阴处,寒风立刻让你好看。那小刀子似的风,直愣愣地往脸上扑往怀里钻。瞬间,感觉自己的脸就如开了无数道小裂纹的冰河,怀里就如揣了个大冰块瞬间冷冻。哆啰啰哆啰啰,明儿再走多穿衣!
不停地走啊走,呼哧呼哧,扒墙拽树,终于攀到了一处山顶,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得意劲儿不过几秒,就悲催地发现还有无数的山峰在前方等着你。有下坡?别乐,小心碎石子给你好看。一不小心,就来个出溜。终于到底了?哼哼,下多少米你还得给我上多少米!得,自己选的路,这真是爬着也得走完啦。
我说,前面的大哥大姐们,你们脚底是装了风火轮么?这一路都不带歇的。这这这,明明你们年纪比我大,可我这腿儿啊,怎么着都赶不上趟啊。得,谁让咱平时没人走得多练得多呢。咬着牙,喘口气,继续走吧。
一路走,一路看;冷风吹,脚底热;风中食,山脊走。从日出东方走到月亮初上,从这山走到那村,跨越京冀两省,穿越历史与现实。一天的行程,从天未亮到华灯上,以“黑”始,以“黑”终。累么?真心累。可这是累并快乐着。
不到长城,怎知英雄如许?不到山川,怎知蓝天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