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不知怎么了,没来由地痛苦异常,好像总也找不到心妥帖安放的地方。
午后,坐在飘窗前,拿上一本书,端上一杯茶,一缕缕阳光透过洁白的窗纱温柔地照射进来,暖暖地洒在身上,任谁看,一副祥和安逸的画面。
只我知道,心在隐隐作痛,我无力地叩问自己,究竟是怎么了?
那么艰难的时光都已熬过去了,还在担忧什么?难道真是更年期作祟吗?为何心中总是弥漫着过度的焦虑和忧郁?潜意识的担忧总是会偷跑出来,撕扯我的心绪。
老公身体在慢慢恢复,孩子每天有自觉学习,虽因疫情困在家里,但正好成就了一家三口在一起的难得时光。当下有什么难事吗?还是无法接受一两年后将要面对的不确定性的生活。
这个家多好啊,近200平的大房子,干净整洁,宽敞明亮,摆放着喜欢的绿植、宽大布艺沙发、几乎占据了整个墙面的时尚书橱和大气书桌,一桌一椅、一花一草,都是我的最爱。
老公脾气温和,一家三口和睦关爱,充满了家的温馨和温暖。我的心应该满满地溢满幸福才对,可为何,心在疼、在痛?
是对老年痴呆的母亲担忧吗?难得倒休几天,将母亲接来一周,想尽尽孝心,但面对半夜突然闹肚子、弄得床上、地板上都是黄金的母亲,我手足无措,一遍又一遍地为母亲擦洗身体,清理污物,不敢睡去,睁眼到天亮。
一周后,血压正常的我,高压150、低压105。两年后我面临退休,工资锐减,能否承担地起照顾行动不便又老年痴呆的母亲这个艰巨任务又平衡好家庭?
儿子能否如愿工作,老公的身体能否恢复如常,五年前的灰飞烟灭,退休后即将面对的生活,盘桓于心,无法轻松面对。
有人说,生活就是一场修行。看来我的修行还太欠功底!
一场彻底退出就轻轻击碎曾经的自信,一场场猝不及防就使我满怀忧虑,经过五年的辛苦积累,曾经的损失已弥补回来,一切都是向好走向,可为什么心态却如此不稳?
曾经的云淡风轻,曾经的洒脱大气,曾经的自信满满,都跑哪去了?
这种心态只能使我更加沮丧、颓丧、衰减。
我必须好起来。
记得杨绛先生曾对一个充满困惑的年轻人说过一句话:你的问题是书读太少,而想得太多。
被这句话成功扎心了。是啊,我精神痛苦的深层次原因就是读书太少,想得太多!
忧虑那么多,有用吗?反噬自己而已!
《别让心太累》这本书买了多久了,零零星星地翻过,走心了吗?为什么没发现一位60多岁老太太的励志故事。
昨天的痛,已经承受过了,有必要反复去兑现吗?明天的痛,尚未到来,有必要提前结算吗?只要肯用行动充实生命中的每一个“今天”,勇敢向前,机会就在柳暗花明间。
这句话犹如醍醐灌顶,直击内心!
谁的生活不曾一地鸡毛,谁的生活没经历过泥泞沼泽!
走过去,终会守得云开。闯过去,世界终会和颜悦色!
加油(ง •̀_•́)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