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秋的路口,回首夏日:夏日了无痕,唯秋兀自美。
秋,是沉静的。于大漠古渡,于黄河岸边,看粼粼波光,燕鸥低飞,秋水长天,一片空阔,瞬时,心沉静并沉浸。
秋,是唯美的。看那遥远天际,天是湛蓝的,云是洁白的;目光所至处,叶是斑斓的,草是浓绿的;俯首倚栏处,水皱眉,叶卷起。抬眼,看一片、几片黄叶在秋风中轻轻飘落。或落于发间,或落于脚下,或落于丛间,或落于池上。尤喜落于水间,沉沉浮浮,飘飘荡荡,渐行渐远。像极了一个人的离去,一个人的一生。
秋,是丰富的。没有哪个季节,会如秋天般,色彩缤纷。所有在夏天桀骜不驯的绿,被秋神奇的幻变了:金黄的银杏叶,金黄的稻浪,绯红的枫叶,鲜红的果实,炫紫的薰衣草。多姿多彩,美不可言。
秋,又是厚重的。从色彩斑斓到花叶荼蘼凋零,似乎只是一夜的事。可能一场寒露,一场秋霜,便会终结了秋的绚丽缤纷。仿佛一个王朝,到达了鼎盛时期,又乾坤扭转,渐渐没落,渐渐颓丧。于是,这秋,便多了一份厚重,一份凄美,一份深沉。
一年四季,最喜莫过于秋。北国的春,风沙肆虐,乍暖还寒,暖的缓慢,冷的料峭;夏,绚烂缤纷,骄阳似火,热的迅猛,凉日无多;而冬呢,除了天空是无一例外的蓝,剩下的全是苍弱无力的灰和白。只有秋,虽然极为短暂,极为仓促,却囊括了我所有的喜欢:极富浪漫,极富华丽,极富洒脱,同时又极富落寞,极富寂寥,极富忧郁。
秋,是一首诗。一首写尽寂寥,写尽离愁,写尽凄凉的诗。有诗为证: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不胜寂寥!徐再思《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不胜离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不胜凄凉!秋,像极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女子,被泼墨,被吟诗,被讴歌,被称颂。
秋天,适合静坐,适合想念。择一秋日,于亭阁廊檐下,于石凳石几旁,于湖光山色处,揽一怀愁绪,默一份想念,静静地端坐于秋叶秋草之中。一片枫林,一丛一黛远山,一池秋水,一抹烟霞,一点星光。伴随左右。想母亲在天堂的那头,定会如我般,静静地端坐于秋叶秋草之间,看着一样的枫林,一样的远山,一样的秋水,一样的烟霞,一样的星光——虽然,天上人间,遥不可及,但想念,一定会穿透这种距离,直抵彼此的内心。
秋天,适合看一本书,听一首《秋日私语》。可以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国学,比如《论语》,比如《史记》,也可以是一本外国经典小说,比如《红与黑》,比如《飘》。不过,对于我来说,喜欢的都会去看。比如,中国四大名著,比如恐怖悬疑,比如武侠小说,比如意林读者。都会去认真的品读。我喜欢躺在午后慵懒的阳光里,一边听歌,一边看书,甚是惬意,甚是欢喜。
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天高地迥,何其壮美?何其辽阔?能不爱秋?